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中央动态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全面提高依法兴旅和依法治旅的水平

2013-05-16 14:53: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3年5月16日,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图为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作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 陈竞超 摄

全面提高依法兴旅和依法治旅的水平

国务院副总理 汪洋

(2013年5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将于今年10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刚才,尹中卿同志对《旅游法》作了简要说明,邵琪伟同志围绕旅游部门如何贯彻实施好《旅游法》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旅游业发端于改革开放,兴盛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实现了由单纯的外事接待向综合性行业的重大转变,由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大转变,由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重大转变。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国星级饭店总数达1.4万家,旅行社达2.5万家,各类旅游景区景点达2万多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53家。旅游服务设施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类旅游产品日益丰富。过去的旅游业基本上是观光旅游,如今已形成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蓬勃发展,自驾游、旅游演艺、房车营地、网络旅游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旅游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旅游业是市场化最早和竞争最充分的行业之一,各种所有制旅游企业竞相发展,一批大型旅游集团和旅游知名企业茁壮成长。旅游管理体制和行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旅游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底,外商投资的星级饭店共有470家,其中四星级以上299家,外商投资设立旅行社78家。国内旅游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14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350万,带动相关行业就业超过8000万。红红火火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全国9万个村镇开展,其中农家乐达155万家,2800万农民从中受益。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一些地方的旅游业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重开发、轻保护,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服务,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和效益偏低、市场秩序混乱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游客意见较多。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颁布实施《旅游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旅游法》的制定,是对我国旅游业30多年发展经验的总结;《旅游法》的颁布,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旅游法》的实施,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重要的制度基石。

第一,制定《旅游法》是保护旅游者和市场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这些年,有关部门在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部分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恶性竞争、零负团费、强迫购物、虚假广告等问题屡禁不止。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了中国旅游业的形象,制约了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旅游法》运用行政法、经济法和民事法的基本原则和手段,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领域进行规范,对于有效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制定《旅游法》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根本保障。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旅游资源的问题日益突出。热点旅游景区普遍超负荷经营,人满为患;一些景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个别城市或景区在发展旅游业中破坏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不可逆转。《旅游法》全面界定了政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三方的责任,确定了旅游规划的法律效力,对于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保护、禁止重复建设和掠夺性开发、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制定《旅游法》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关联产业多,带动作用大。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扩大内需和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12年,国内旅游消费2.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突破10%,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目前,全国26个省(区、市)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中17个省(区、市)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立法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扩大内需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制定《旅游法》是适应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形势的客观要求。用法律的手段规范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是国际通行做法。一些国际旅游组织和区域组织都制定了多边旅游公约,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有《旅游法》或相关法律。作为世界旅游大国,我国居民出境旅游需要熟悉和了解目的地的法律,境外居民入境旅游也须遵守我国法律。国内旅游企业经营活动需要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旅游法》的施行,有利于拓展我国旅游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民间往来。

·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 汪洋出席

5月16日,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强调,要以贯彻实施旅游法为契机,全面提高依法兴旅和依法治旅的水平,推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首次为国民“旅游梦”立法

旅游法是本届人大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对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来说,这是为普通中国人“旅游梦”实现立法。“旅游立法应以保障公民旅游权利为目标。很多人梦想旅行,要强调平民旅游。”

·专家称旅游法将改变合同缺失法律规范现状

旅游法的重点在于重塑健康旅游市场秩序,其角度是从国家公共服务、旅游市场监管和旅游服务合同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国家公共服务、旅游市场监管都与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有赖于政府部门的积极行政,唯有旅游服务合同这一角度独立于特定的行政机关,而直接赋予旅游市场主体重塑健康旅游市场秩序相应的法律手段,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明确赋予旅游者特别的法律资源,以对抗违法旅游经营者,通过博弈形成妥当的旅游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旅游法将规范农家乐网络经营等旅游经营活动
·[专题]规范旅游市场:旅游法护航旅游新时代
·旅游法:出行无囧途之法律攻略
·旅游法,中国首次为国民“旅游梦”立法
·专家称旅游法将改变合同缺失法律规范现状
·专家称旅游法将改变合同缺失法律规范现状

·专家称旅游法将改变合同缺失法律规范现状
·专家称旅游法将改变合同缺失法律规范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中国有了旅游法:写在旅游法表决通过之际
·旅游法草案第三次被提请审议
·旅游法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