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犍为县结合社会治安实际,大力构建“联防、联调、联管”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一、着眼治安管理抓“联防”,以社会治安联防机制保平安
一是组建多元化群防群治组织。在乡镇综治办、派出所、企业、村社治保人员组成了专职治安巡逻队,由公安机关牵头,抽调民警、巡防队员和企业、学校保卫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工业园区、医院、学校等治安敏感地段、重点部位和行业场所进行巡查,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二是建立技防监控网络体系。建成了覆盖店铺、文化娱乐场所、旅店业、网吧、游戏厅、内保单位、物业小区、民爆库房、废旧收购业的治安信息管控中心,着力提升治安管控科技化水平。同时以“天网”工程建设为契机,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主要路段增加监控探头,拓展视频监控系统覆盖范围,将防控网络达到全时空、动态治安防控。
三是推行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纳入乡镇、县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范畴,根据安全防范工作相关要求每年对乡镇、单位进行评比,对防范不到位的单位年终评先选优“一票否决”,并责令其定期整改。
二、着眼矛盾纠纷抓“联调”,以矛盾纠纷联调机制促和谐
一是构建联动调解工作格局。进一步整合镇综治办、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居)委会力量,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实行调解联动、矛盾联处,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简单问题不隔夜、复杂矛盾不推诿”,提升了矛盾纠纷调处效果。
二是开展隐患风险评估活动。建立由乡镇“大调解”中心牵头,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联调会议,对辖区易引发矛盾纠纷的企业、村社和在建项目工地等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将摸排结果汇总、研究,向政法部门有关机构、镇政府反馈,为联动调处提供便利。
三是广泛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深化“六五”普法工作为契机,组织广大政法干警、普法工作者深入村街、企业走访调查,为群众提供有关法律咨询和服务,适时在学校、企业、乡镇务工人员培训中举办法律宣传讲座和培训班,并根据走访掌握的情况,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着眼重点人员抓“联管”,以重点人员联管机制夯稳定
一是成立重点人员联合管控小组。成立由乡镇综治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村(居)委会组成的重点人员联合管控小组,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分别从日常监管、思想转化、现实生活三个方面对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罪犯、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以及老上访户等重点人员进行管控、帮教、转化。
二是落实重点人员教育制度。对刑释解教、监管对象等重点人员进行逐人见面谈话,了解其现实表现,对思想不稳定、活动异常、交往复杂的重点人员落实定期教育、定期谈话,跟踪掌握其思想变化,及时纠正其错误思想和行为,努力做到“帮教一个人,感化一个家,影响一个村”。
三是建全重点人员控制机制。针对近年来因征地补偿、工资纠纷、社会保障等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实际,在乡镇,以村委会为主,由公安部门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对有串联组织群众上访嫌疑、有挑头闹事苗头的人员及上访老户等进行全面摸排,定人定则落实管控措施,确保对该部分重点人员做到情况明、动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