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国务院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

2013-05-16 14:26: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新一届政府在转变职能迈出重要一步

5月15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随着133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的取消和下放,表明新一届政府在转变职能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政府职能转变始终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核心任务,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而转变职能,就是要明确政府的定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

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117项。其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1项,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20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0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项;取消或下放管理层级的机关内部事项和涉密事项13项(按规定另行通知)。另有16项拟取消或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是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

【链接】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李克强:简政放权 转变职能 创新管理 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国务院13日上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李克强强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今年要开好头。一要以简政放权稳增长。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打开转变政府职能这扇大门,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这是不花钱能办事、少花钱多办事的“良方”。要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切实防止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二要以简政放权推转型。把稳当前和增后劲结合起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使企业和产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优化升级,为转型提供“源头活水”。三要以简政放权促就业。稳增长、促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扩大就业。要加快企业工商登记等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提供更广就业门路、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的优势,把由地方实施更有效的审批事项,坚决下放给地方。

 

中编办等负责人就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第一批行政审批等事项答问

 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近日就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第一批行政审批等事项的相关问题,回答了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期间,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国务院确定先行取消和下放133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研究确定这些事项时,主要把握了四点:一是着眼于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切实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进一步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二是突出重点,找准要害,重点选择投资审批、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审批、资质资格许可认定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审批事项。三是对不该管的事、不该有的权,坚决取消,彻底下放,不搞形式、不避重就轻。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稳妥。

 

简政放权开好头

——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第一批行政审批等事项侧记

    取消和下放第一批行政审批等事项公布之后,下一步还会有哪些“动作”?社会高度关注。

    这就不得不提到3月18日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的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任务分工。任务分工提出,要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分批实施、逐步推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用3至5年时间完成《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也正是在这份分工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被具体划分为3个时间节点。此次国务院正式发文向社会公布取消和下放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只是一个开端。下一步,如何把这项简政放权的务实举措继续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任重而道远。

    为加快清理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有关部门将适时再推出一批单子,按照市场主体能够自主决定、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能够解决的事项不设立审批等原则,提出取消和下放的处理意见。“在国务院公布取消和下放第一批行政审批等事项前后,我们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第二批取消和下放的项目研究论证工作。”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透露。

    【链接】简政放权再动真格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