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 与民生需求共振共鸣
山东现代警务“六大理念”解读之三“人民是本”
人民是公安工作之本。山东公安机关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顺应民意、依靠群众、惠及民生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民生警务、民本公安。
顺应民意:群众所思所盼成为公安工作的风向标
民心是一面镜,能够折射公安工作的优劣;民意是一面旗,能够引领公安工作的前进方向。山东公安机关把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工作的重点,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改进工作的方向,形成民意与公安工作同步分析、同步推进、同步落实的长效机制,与人民群众需求共振共鸣。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山东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黑恶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发起凌厉攻势,重拳出击食品安全犯罪、制假售假犯罪等侵害民生的犯罪。在“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中,山东公安不断提升破案攻坚能力,对杀人、爆炸等重大案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多警种部门同步联动,力争在最短时间破案;对破坏经济秩序、侵蚀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坚持露头就打;对入室盗窃、街面“两抢”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坚持面上打击与专业打击相结合、网上作战与落地查控相结合,打现行、破现案与攻积案、追逃追赃相结合,破大案与破小案相结合,通过开展“短平快的”专项斗争和区域会战集中破获一批重大侵财案件、打掉一批盗抢团伙、追回一批重点在逃犯罪嫌疑人,有效震慑了犯罪。针对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山东省公安厅成立了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总队,深入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用上安全药品、享受优美环境而尽心尽力。
以民意为主导,是公安机关的工作方向。山东公安机关主动回应民生诉求,全面整合社会各界的民生诉求渠道,搭建起了集咨询建议、办牌办证、举报投诉、回访落实、监督考核、决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安民生警务平台,对所有民生警务工作 “一网受理、一站办结、一线回访、一口回复、统一考核”。济南公安民生警务平台自2012年7月开通以来,共累计受理办结民生诉求事项5.7万余件,回访群众85万余件,平均满意率达到99.3%。此外,山东公安机关还通过一系列大走访活动,以及借助社区警务QQ群、微信群、微博、飞信等平台,收集社情民意、解答群众疑难问题、提供在线服务,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反映并解决诉求。
网上听民生,网下办实事。在泰安,111个派出所每月定期召开的警民议事会成了让群众说事、帮群众办事的地方。为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公安机关专人负责督察落实。在聊城,公安机关全面推行暂时未结案件回访制度,要求办案单位对案发后15天未结的案件对当事人进行回访,倾听群众对民警工作作风、执法行为的反映,及时告知群众案件办理进展及法律依据,回访率达100%。
山东省公安厅把每年的全省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作为一项常态制度,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以县(市、区)为单位,以电话随机访问的形式,对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进行大调查,并将对全省17个市和160多个县级公安机关的测评结果公开,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他们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优秀市级公安机关评选中,测评结果占分值的50%;优秀县级公安机关考评中,对排名80名以后的公安局实行一票否决。考核的“硬杠杠”,促使基层公安机关自觉把劲使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2012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连续4年提升的基础上再创新高,群众安全感为96.55%,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达96.8%,同比分别提高0.65%、0.28%。
依靠群众:民力成为公安工作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3月31日12时,一男青年在日照市五莲县百货大楼抢劫了一条价值约1.5万元的黄金项链,然后上了一辆出租车逃窜。出租车司机见其可疑,立即按下了车载报警按钮,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该出租车的车牌号,并通过GPS系统确定了其行驶方向,指挥中心立即通过350兆无线对讲系统迅速指挥街面各巡逻车组开展堵截查控。仅6分钟后,巡逻车组就将出租车成功拦截,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并缴获被抢的金项链。
去年以来,日照市公安局会同综治、交通部门,在全市1404辆出租车上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并与110指挥调度平台进行联网对接,为快速处置涉及出租车警情提供强力支持,对提供线索破获案件或见义勇为的出租车司机给予奖励,让出租车真正成为了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的 “便衣巡逻车”。
农村涉农侵财案件和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而农村派出所一个民警大多要管理十几个村庄,往往力不从心,充分发挥村治保主任的作用成为巧借民力保稳定的好法子。去年以来,齐河县公安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重新组建农村治保主任队伍,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巡逻防控、信息采集等工作,县财政还拨付了400万元资金,按照“科学考评、报酬有薪”的原则对治保主任的工作实行星级化管理。1至4月份,全县1051名社区(村)治保主任化解矛盾纠纷6200起,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3起,全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110报警数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 3.2%、6.1%、5.6%。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山东公安机关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依托社区警务建设探索加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新途径。他们依托社区警务,建立专兼职巡逻队伍,实施“红袖标”、“夕阳红”工程建设,广泛动员保安员、社区群众、楼长、义务巡防员、治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加强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使人民群众成为治安防范的“生力军”;巧借社会力量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了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员制度和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联动调解格局,因地制宜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提高社会和谐指数。据统计,目前全省共组建群防群治队伍12.8万余个,参与群防群治群众达53.6万余人。
惠及民生: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离家近还不用排队,我们下班后这里还上班,办事很方便!”家住淄博市张店区的刘女士在潘庄社区交通管理服务站办完驾驶证换证业务高兴地说。目前,在山东像这样的服务站已经有710处,还有119个县级车管所配备了流动服务车,在社区巡回受理车管业务,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车管所”。
为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2012年7月,山东公安机关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行了消防、车管、外管、危管、网管、物管进社区的“社区六进”工作模式,制订了“社区六进”目标体系,将公共安全服务管理全方位向社区延伸,实现与群众接触“零距离”、为群众服务“全天候”、社区安全“主负责”。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山东公安机关实现了管理力量大整合、社区服务大集中、行政执法大联动,形成了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组建社区物业保安队伍8787支,安装视频探头11.5万个,建立社区消防安全志愿组织1.7万余个、境外人员服务站110个、网上警务室4679个。目前,山东已有5704个社区开展了“社区六进”工作,今年4月全省“零发案”社区达到5482个。
以最高效便捷的服务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山东公安的心愿。山东公安机关积极拓展网上服务群众新模式,不断拓宽“山东公安民生服务在线”平台,在实现10大类118项公安行政审批业务网上办理或预约办理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山东公安微博群、网上警务室的功能,真正实现 “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的目标。济南等地还开通了 “公安民生服务在线”手机版,群众随时用手机上网即可办理业务。“山东公安民生服务在线”自开通以来,浏览群众已达1.16亿人次,化解矛盾纠纷6.16万余起,解决群众诉求28.2万余件,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591万余件,真正成为了服务群众的“新干线”、公正执法的“阳光线”、警民和谐的“连心线”。(记者 黄玉敏 王若冰 匡雪)
·山东五个公安微博受公安部通报表扬
·山东:重拳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涉案总值10亿元
·山东费县检察院:多渠道开展预防宣传
·山东创新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山东首次综合治理道路交通安全
·[视频]山东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推进会召开
·[视频]山东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推进会召开
·[视频]山东济南警方捣毁一假药生产窝
·山东寿光发布“微信通缉令”通缉盗窃嫌疑人
·山东潍坊:三体联动 深入推进社区消防工作
·山东济南公安局市中分局全力服务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