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还奶着孩子呢,他一脚就踹过来了,而且动手不是一次两次了,家人想让离婚,可男方死活不愿意,来这里就是看看能得到什么帮助。”在河北省鹿泉市家庭暴力危机干预中心,一名年轻男子忧心忡忡地向工作人员讲述着。
“你姐31岁了,没工作,而且孩子还小,是不是不离好一些?我们可以安排人去和男方谈。”在得到否定回答后,中心工作人员又详细询问情况:“发生家暴时你们没有报警,也没留下医院诊断证明,现在关键是搜集证据,我先帮你联系一个公益律师,他会告诉你怎么做。”
这个成立于去年12月的家庭暴力危机干预中心,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家庭暴力危机干预项目的唯一基层试点,计划在4年时间内探索一种合作式的社区与刑事司法体系,对家庭暴力提早预防,为受暴妇女提供支持,并使更多的施暴者受到法律制裁。
根据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结果,在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其中,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殴打的女性为5.5%。而鹿泉市妇联近年来的代理案件中,涉及家暴的案件占60%以上,即使是其他涉及婚姻家庭类的投诉案件,如婚外情、经济纠纷等,家庭暴力也贯穿其中。
鹿泉市家暴危机干预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妇联与公安、司法、法院、民政、教育等多部门合作机制,并在13个乡镇都建立反家暴报警点,每个村设立妇女维权站,重点开展宣传预防、心理疏导、庇护救助、警示处罚、法律援助、排忧解困等8大服务。
“过去受害妇女来了,基本上只是妇联工作人员说教一下,大多数人来一次就不来了,可能觉得咱妇联能力有限吧。”鹿泉市妇联主席李洁说,“中心成立之后把多部门联系在一起,并把各项服务内容分解到各成员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主管、联络员,功能变强大了。”
“比如接到受暴妇女投诉,可以联系当地派出所去训诫;如果带着伤来的,伤残鉴定中心就设在旁边的中医院里;要是女方坚持走法律程序,我们可以介绍到法律援助中心……现在网络顺畅了,可以满足受暴妇女更多要求。”李洁说。
中心为受暴妇女提供援助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家庭暴力的提早干预,防止家暴发生。鹿泉市建立了家暴高危家庭档案,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家暴的预防是可行的,很多丈夫不知法,认为打老婆天经地义,而且家暴具有反复性、长期性。工作人员可以对家暴高危家庭跟踪回访,发现有家暴迹象及时干预,不少信访案件得到很好办理。”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
·湖南出台公安机关办理家庭暴力案件工作规定
·湖南率先为民警“插手”家庭暴力确立规范
·甘肃首份人身保护裁定 保护妇女远离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投诉增多 广州妇联聘律师解决复杂案例
·京顺义法院启动涉家庭暴力离婚案件审理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