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阆中法院制度强院的更新版本

2013-05-13 10:14: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四川阆中,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

    在这块有着多元文化的热土上,阆中市人民法院大力实施“用制度强管理、用制度促审判、用制度树形象”战略,实现了法院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仅2012年,该院就获“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等4项国家级荣誉。

    制度“笼子”涵盖管理“死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少了制度的约束,天平就会失衡;缺少了制度的约束,司法就会不公;缺少了制度的约束,就会有步入歧途的可能……”

    2006年,李全林刚到阆中法院担任院长不久,就对加强法院制度建设充满了期待。

    通过宣传发动,阆中法院明确了应将无形的价值观念与有形的制度载体结合起来,建立集综合管理、审判管理、廉政建设、政治建设于一体的法院管理制度,并通过监督制约与社会评价来考核制度的落实情况,确保法院管理更规范。

    阆中法院从抓行为习惯入手,先后设置迟到席、签到册,树立干警的作风纪律意识;开展法官沙龙、院长荐文、办案竞赛等活动,树立干警的学习意识;开展明察暗访、征求当事人对法院及干警工作的意见,树立干警的思想意识,并将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引领干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确保制度建设成效,阆中法院明确了分管领导牵头、部门负责人实施、纪检组进行督查督办的考评工作机制,建立了干警考核查处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服务机制,在法院内部聘任了16名廉政监督员,形成了3大管理项目,每个项目下设10至25个类别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时监督的评价体系。

    “在每一项制度形成前,我们都要开展调研,尽最大可能让其完善,比如我们要求人民法庭24小时驻庭等等,这些都是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以及法院干警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决定的。”阆中法院纪检组组长高德林说。

    至2012年底,该院先后建立起48项制度,涵盖法院所有工作和干警的所有岗位,调动了干警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的积极性。

    制约“格子”辐射管束“拐角”

    有这样几件小事,平常人看起来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在阆中法院,却属于“触雷”,要“警告”了。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院务会议上,3名干警迟到了5分钟左右,纪检监察人员立即按照制度规定,让他们坐上了第一排的“迟到席”,并在全院大会上做说明。

    2011年底,阆中法院修订并完善了《调研工作考核办法》,要求院领导必须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调研文章,未发表者,将按制度处理。至2012年年终考核时,一名党组成员没有发表调研文章。李全林认为,院领导违反制度规定更应严肃处理,在全院对该党组成员进行了通报,并扣发其目标考核奖500元。

    近日,院评查组在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某法官承办的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显示是当庭宣判,但判决书日期比庭审笔录日期晚了一天。据此,该院作出《案件质量评查通报》,对所在庭室进行了点名批评,对承办法官及书记员进行了诫勉谈话。

    被处罚的干警深有感触地说,处罚重点好啊,不该犯的错坚决不能犯,不该违的纪绝对不能违。

    “院领导违反制度不仅要罚还要重罚,看来领导们对加强制度建设是动了真格了,我一定要再踏实点再认真点,坚决不‘触雷’……”一些干警暗暗地给自己打气。

    李全林说,制度是全院干警集体定下来的,有些干警可能会认为这些都是小事,犯不着那么大动干戈,“但我认为,我们的‘小题大做’,实际上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防止出现大事,这样做是相当有必要的。”

    制衡“圈子”延伸管控“触角”

    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也是一纸空谈。为此,阆中法院广开言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警家属、案件当事人以及群众,共同监督法院制度的执行情况。

    该院设置代表、委员联络办公室,坚持代表、委员联络制度、定期征求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邀请代表、委员参观法院、了解法院工作。

    每年的家属座谈会上,该院总会留出一些时间征求干警家属对法院工作的意见。有的家属表示,“当法官会办案不是能力,经受得住诱惑才是本事,所以我一直很支持爱人的工作,只要他高高兴兴的,家里再多的事我也愿意付出,决不拖他的后腿。我希望法院能帮助我们一起监督,管好家人的‘胃’,管好案子的‘弦’。”

    在阆中,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都会收到承办法官送上的廉政监督卡、征求意见卡和社会评价卡,对法院办理的案子有看法、发现法官办案中有不廉洁行为,或对法院工作有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向院纪检监察部门反映。

    为拓宽监督渠道,该院开通了院长信箱以及24小时自动录音举报电话,推行院党组轮流值班制度,提高司法公信。一年以来,共收集到案件当事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警家属以及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30余条。该院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通过“收集—落实—反馈”,该院进一步修订了法院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方面的制度。

    “制度不是呆板的物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需要严管与关爱的内化,需要干警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只有这样,法院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发展,才能满足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李全林说。(记者 聂敏宁 通讯员 赵英颖)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四川眉山中院举行知识产权审判实务讲座
·四川绵阳中院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机制
·安监总局要求在四川全省开展煤矿停产整顿
·四川司法厅"四个切实做好" 自觉实践中国梦
·四川消防:在芦山震区点亮生命希望
·四川成都青羊:五项措施关怀未成年社矫对象

·四川成都青羊:五项措施关怀未成年社矫对象
·四川广安市中院初任法官面对国旗宣誓
·公安部通令嘉奖四川公安全力投入抗震救灾
·四川宜宾翠屏建民事案件庭前讨论机制
·四川邛崃:对涉灾区案件加大巡回审判力度
·四川江油:以鲜血传递生命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