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穿越灾难,书写“后汶川”时代的传奇

2013-05-12 14:11: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5年寒暑更替,5年冬去春来。岁月的步伐坚定而凝重,我们再次走到“5·12”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就在20天前,一场同样令举国关注的灾难将汶川与芦山的命运紧紧相连。

  从汶川到芦山,相距85公里。

  场景如此相似:大地撕裂、残垣断壁;情境如此熟悉: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没有变,快速反应的答卷没有变,心手相牵、共克时艰的人间大爱没有变。13亿中国人内心深处又增添了新的 “共同经历”和“集体记忆”,200万公安民警又出现在最需要他们的人民群众身边。

  从汶川到芦山,相隔1804天。

  同样的灾难、同样的悲痛,而慌乱却已不再。“更及时、更高效、更有序”,这是外界对四川抗震救灾工作的直接评价,也是对执政党应对危机能力的高度认可。“从容、镇定、坚强”,这是全世界从灾难中看到的中国表情。这底气,来自不断成熟的应急机制,来自日益科学的抗震救援,更来自“给生命让出通道”、“不去现场添堵”的理性公众。

  5年沧桑,汶川坚强涅槃。恢复重建目标全部实现,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超过灾前水平。“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巴蜀大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5年磨砺,芦山正待新生。哀伤尚在心头,希望已然铺展。在芦山灾区,许多倒塌的房屋旁又升起袅袅炊烟,许多商铺开始恢复营业,许多群众又走进田间地头劳作……汶川的新生,为芦山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留下了宝贵财富。

  灾难与辉煌并存,痛楚与复苏同在,徘徊与进步相生。而纪念,从来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5年回望,我们重走巴蜀。曾遭灭顶之灾的北川曲山派出所如何浴火重生?曾经家园破碎的“最坚强女警”如何重拾希望?灾区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走过了怎样的道路,沉淀出哪些宝贵的财富?在汶川地震5周年来临之际,我们推出特别报道,以“那些人”和“那些事”,纪念被地震改变了的生命轨迹,与您共同见证灾区公安机关从废墟中的崛起、在逆境中的巨变,共同回顾灾区公安民警在灾难发生后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

  同时,在这特殊的时刻,《人民公安报》全体同仁也以最真诚的心,深深为雅安祈福!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望川——汶川地震五周年祭
·汶川地震五周年,我们用什么告慰逝者
·纪念汶川:震后五年 四川检察坚韧走来
·汶川五年,我们的进步与忧思
·一条路所展现的汶川地震灾区巨变
·汶川地震五周年:精神不倒 梦想永存

·汶川地震五周年:精神不倒 梦想永存
·汶川: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力量
·汶川彰显“中国精神”
·四川住建厅:汶川震后重建项目没有一个垮塌
·汶川地震重建项目无一全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