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共立案查处基层科队站所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29件29人,案件所涉金额高达1.06亿元。从涉案人员构成来看,职务级别均不高,过半数为副科级以下级别,但涉案人员均来自握有单位实权的岗位。此外,贿赂型犯罪成为主要犯罪趋势,而市政工程领域则成为涉案重灾区。
在去年查办的刘某涉嫌贪污案中,因为工作关系,刘某每天经手大量工程项目,一笔笔国家拨款经过他的手支付给承包商。不甘心只当“过路财神”的刘某想出一条生财之路,他认为如果虚报费用提高工程价款,再由承包商将多收取的款项返还给自己,这样既没有压缩承包商的利润,又可以填满自己的腰包。随后,刘某按照这个方法,将上千万元工程款据为己有。目前,刘某及6名承包商已被检方提起公诉。
昌平检察院发现,近年来工程领域逐渐成为涉案重灾区。该院反贪局局长杨琳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2012年至今查处的12起案件,虽然分属执法、水务、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但涉及事项均为小额工程项目,且八成犯罪手段为受贿。
虽然这些所谓的“小官”级别不高,但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小官”权力过于集中,加之责权不平衡、风险防控机制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导致“小官大贪”现象显现。
此外,“小官大贪”现象之所以在基建领域频发,杨琳认为,与大背景和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昌平区在大转型、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工程项目尤其是小额工程不断上马,但与之对应的却是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杨琳介绍说,小额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等制度建设并没有及时跟进,很多工程都是基层科队站所自己发包、自己监管、自己验收,权力集于一身,使得大量的施工队为争揽工程向基层科队站所工作人员大肆行贿,才导致腐败案频发。(记者 黄洁 实习生 孔一颖)
·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法律援助工作站3.15法律援助普法进景区
·北京昌平区检察院有位“铁燕子”
·北京昌平区举行法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