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信心铸就法治梦想
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书记员 郭 魏
结合工作和学习情况思考了三个问题,即:要不要有梦想?梦想应当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梦想?
关于要不要有梦想。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法律人的“中国梦”应当是“法治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逐步细化为具体措施,保障公正司法的新一轮改革稳步推开,我作为最高人民法院一名普通的“80后”青年干警,真切地感受到“法治中国”建设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加速度”。“法治梦”靠法律人的共同努力去实现,能够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年轻人应该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份责任。
关于梦想应当是什么。年轻人要真正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首先要用心规划好自己的“小梦想”,找准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定位,客观理性地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使之完全符合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所确定的方向。书记员队伍是法院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记员工作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是确保公正司法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一个书记员都应当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法律人,最高人民法院的书记员应当努力成为各级法院中最优秀的。
关于如何实现梦想。一是把握时代机遇。梦想的实现离不开特定的时空条件。当前,“法治中国”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这无论对人民司法事业,还是对个人人生理想,都是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书记员处在人民司法工作的第一线,应当主动顺应形势变化,更新司法理念、掌握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助推公正司法目标的实现。二是坚持拼搏奋斗。梦想的实现,离不开放眼全局的视野,更离不开对具体工作的钻研;离不开面对有利条件时的昂扬斗志,更离不开遭遇挫折时的坚韧不拔;离不开对正确方向、工作技巧的把握,更离不开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书记员要以“优秀才算合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在每个案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