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张玲 一位小干部的大感召力

2013-04-27 10:44: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只有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老百姓才会拥护你,才有感召力。”湖北省枣阳市人大代表、南城办事处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玲道出了自己深受群众喜爱的秘诀。

    年轻人“踢好头三脚”

    2011年9月,在湖北省枣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南城街道办事处李庄村年仅32岁、村党支部委员、妇联主任张玲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同年11月,在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她又当选为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她成为南城办事处最年轻的枣阳市人大代表和26个村、社区中的首位女性党支部书记。

    如何“踢好头三脚”对于一个年轻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1年冬天,湖北省组织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简称“三万”)活动,她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驻村工作组、市农技推广中心的帮助下,自己筹资、筹劳为五、六组开挖了三口堰塘。

    出钱出力修好水渠

    李家庄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全村7个村民小组。由于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原有设施也因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的毁坏,五、六、七村民小组处于熊河水下不来、滚河水用不上、沙河水上不来的艰难境地。

    2012年开春后,张玲和村“两委”一班人商量,决定修建一条长600余米的高压管道,把沙河水抽上来,送到这几个组。

    没有资金,张玲和村支部委员、农经站长李家友各垫资1万元。同时,她四处奔走,向上争取,协调了3万多元资金,驻村工作组、市农技推广中心扶持2万多元,共7万多元,解决了购买高压水管及设备所需资金。

    没有劳力,张玲发动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自己开挖、填埋;没有施工机械,就组织党员、村组干部硬是靠着人拉肩扛,把高压管道一节一节地运到工地。

    在试通水的那天,前来举行剪彩仪式的群众感慨地说:“老张书记(张玲的父亲是李家庄村原党支部书记,1996年因公殉职)为我们修坝,现如今小张书记又为我们修渠,我们没有别的表示,就在电视台为她点几首歌吧。”但这一提议被张玲婉言谢绝了。

    村民的生产生活挂心上

    农村低保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农民而言是一个涉及自身利益的十分敏感的问题。过去,该村在这方面存在一些“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对此群众意见很大。

    一组村民龚新权身患多种疾病,妻子患有子宫癌,原来未被纳入低保,2012年被纳入低保。当村里通知他办理低保有关手续时,龚新权本人还在纳闷,自己也没找关系、托门路,怎么就被纳入低保对象了呢?

    张玲说,村干部是公仆,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当干部的要做群众的贴心人,他们的生老病死、邻里纠纷、生产生活都得挂在心上。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