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阳光搬迁迎来“公道模式”

2013-04-25 15:13: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扬州有个公道镇,公道镇有个“公道模式”。

    “公道模式”讲的就是——公道。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坚持“以人为本,先建后搬”的前提,在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公道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搬迁顺利,该镇从群众眼光看建设,帮群众营造更美的家园,守望民生、守望公道的搬迁方法,被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等国家和省、市部门称赞为“公道模式”。

    “四心”服务更贴心

    公道镇坚持规划宣传为先,以阳光前景来“搬心”;以“先建后搬”消除疑虑更“宽心”;坚持补偿阳光算法令搬迁户“放心”;坚持建房动态宣传,使整个搬迁过程挺“舒心”。

    新居在望,实施“搬心”。镇、村召开各种层面的座谈会、动员会、辅导会进行宣传发动,使群众认识到全域整治是大家的事,是群众真正受益的事。镇里编印了3000多份《公道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政策解读》和《公道镇整体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政策解读》宣传手册,送到涉及该项目的每家每户手中,让群众了解项目的概况、意义、搬迁安置政策,以及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先后组织14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工作组成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每天进村宣传。

    先建后搬,实在“宽心”。一方面宣传“先建后搬”“阳光搬迁”政策,一方面组织群众代表“走出去”参观。增加群众代表的感性认识。党委、政府和谷营村多次组织工作人员、群众代表到周边地区参观考察,用其他地区的改造成果和改造后更加现代化的生活体验,来消除搬迁群众心中的疑虑。

    补偿公道,令人“放心”。镇党委、政府把“阳关搬迁”作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的重要途径,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有了充分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搬迁居民不仅知道自家搬迁补偿款、应交款,未来小区的规划等,同时还知道周边邻居的相关情况。所有内容都进行“三榜公布”和“两级审查”,保证了“及时调控、及时公开”。这一系列措施提高了群众对搬迁工作的信任度、满意度,对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贴心服务,搬得“舒心”。发挥广播、报纸和政府网站“回音壁”等媒体的作用,及时公开搬迁计划、搬迁程序、相关补偿政策和工作措施,回应政府网站“回音壁”中遇到疑问和平服论坛个别群众的情绪。加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推进的正面报道,使广大群众对项目建设有客观了解。搬迁后住宅的内部结构,各种类型房屋补偿方案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工作人员宣传最突出的重点。搬迁居民坐在家里就知道能得到多少补偿款,拿联排别墅要补多少钱,拿叠加别墅要补多少钱。

    镇、村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让搬迁居民了解相关政策,了解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理解、支持整体搬迁工作,双方协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加强”赢得众人心

    加强廉政建设,确保政策不走样;加强责任建设,确保行动不走样;加强监督机制,确保过程不走样;加强操作阳光,确保环节不走样;加强舆情收集,确保民意不走样。

    更廉洁,用品德赢得信任。“阳光搬心”是“全域整治”工作的一项新机制,镇党委、政府通过对搬迁过程全方位公开,来强化搬迁工作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包括纪检、监察全程参与,严格实施“两次审查”制度;“外部监督”包括群众代表监督、舆论监督、网络媒体监督、公证部门监督,消除了“前紧后松”“暗箱操作”等弊端,最大程度解决搬迁过程中的公平问题,确保搬迁居民的根本利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更负责,用行为赢得信任。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安置区建设过程中,采取阳光招标,五家建筑公司、五家商业混凝土供应公司和三家监理公司同台“竞技”;组织工程建筑监督小组和群众代表监督小组,专门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调控,确保动态掌控工程施工质量;建立完整的工程档案,建筑方法人代表、监理方法人代表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强监督,用制度赢得信任。在全域土地整治过程中,建立“三榜公示、两级审核”制度,每榜公示时间不少于五日,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谷营村建立一户一档搬迁安置方案,第一榜公示后,镇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进行镇级公示;镇级公示后,组织专门人员对公示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核实无误后,报区政府,接受九部门联合审查。“三榜公示、两级审核”制度赢得了广大搬迁居民的信任。

    更透明,用细节赢得信任。签订搬迁协议全过程公开。在搬迁过程中,镇各工作组严格执行“五方会签”制度,《自愿搬迁安置协议》必须经过搬迁当事人、谷营村组干部、分片包干工作组组长、纪检监察组组长和施工方负责人现场签字确认,“五方”组成人员及联系电话公开。同时,现场拍照片、视频作为证据。“五方会签”制度和视频拍摄得到了广大群众认可,效果明显。

    重舆论,用真诚赢得信任。重视舆情收集、网络宣传和网络监督作用,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每天都将现场照片上网公布,接受网民监督;组织专门人员关注政府网站“回音壁”和各大社区论坛,及时掌握舆情,回复网民的疑问,确保民意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

    为特殊困难群体制定帮困标准及认定方法。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帮困标准认定”“帮困安置结果公示”过程,让特殊困难群体同样安心。

    “四一致”政策更透明

    就是公开的政策与执行的政策前后一致;“三榜公示”和“两级审批”前后一致;“群众事情群众办”的方式前后一致;“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专班协调、干部包干,村委主导、部门联动,规模运作、全程监督”的总体思路前后一致。

    政策一致,一根尺子量到底。“阳光搬迁”施行之初,许多居民就对“阳光搬迁”能不能进行到底持怀疑态度,还留有“一看二慢三通过”的惯性思维。镇党委、政府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开展更加有效、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宣传工作,坚定他们对“阳光搬迁”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宣传口径一致,使“阳光搬迁”深入人心,首批就有65%的群众接受了“早签约、早搬迁、早得益”的观念。

    公示审批一致,一个标准量到底。运用“三榜公示”和“两级审批”,把政策各所有环节公众,努力做到政策执行无偏差。同时,具体经办人员坚持依据政策不松口,埋怨责骂不低头,始终做到政策不变、口子不开、操作不走样。少数想通过钻空子、托关系或等拆迁后期多争取点利益的居民,最后不得不自下台阶、主动签约。

    方式一致,一个模式行到底。坚持以“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争取群众支持。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竭尽全力帮群众解困。公道镇在谷营新村外设了菜地,在安置新区内建起农机停车场、和谐广场等,诚信搬迁消除了对立,化解了疑虑,拉近了距离,赢得了信任。

    思路一致,一支队伍行到底。专门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房屋建设、搬迁动员、政策资金、宣传维稳、分房安置、就业帮扶、社区管理、纪检监察9个工作组,同时抽调40多名干部,实行领导包干负责制,责任包干到人,任务分解到组,形成了上下联运、合力推进的良好态势。

    “六创新”打造公道核心

    围绕全域整治项目规划,探索发展决策机制创新。在具体规划中,把建设“生态公道、人文公道、活力公道”、打造“一河两岸生态游”和“高品质农地景观”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公道镇农田、道路、水系、河流、集镇发展、居住区发展、生态旅游发展蓝图,全力打造扬州北片环湖自然生态旅游区。

    围绕搬迁资源配置,探索行政监管机制创新。围绕谷营新村安置房资源配置,建立了严密细致的行政监管机制。先后建立全域整治资金监管信息库、谷营新村房源房型信息库、搬迁居民信息库、房源分配清算和实时反应信息库、万顷良田整治情况信息库、万顷良田耕种情况信息库,全程监控全域整治工程。

    围绕先建后搬项目建设,探索全程监督机制创新。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认真把好“五关”。一是廉政教育关。专门制定了《关于在“全域整治”过程中开展预防违法违纪活动的意见》,对预防工作进行计划和部署,加大对有关纪律规定的宣传教育力度;二是搬迁公开关。发挥政府网站作用,强化政策宣传,及时回答村民疑问。同时,多次组织搬迁公开情况检查,并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听取对公开工作的意见,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促使搬迁工作更加透明、规范、平稳,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信息公示关。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做好“三榜公示”工作;四是审核审计关。对自愿搬迁居民的协议和补偿情况进行审核,并公布上墙,有效发挥审核审计的监督作用;五是信访调查关。重视举报投诉、信访和网络投诉工作,以事实为依据,不断调控,保证搬迁工作公平公正。

    围绕保障居民权益,探索搬迁实施机制创新。为了保障居民的利益,实施了五项“透明措施”,形成了搬迁实施的机制创新。重点对象透明。将党员干部的安置补偿结果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打消“先走会吃亏,后走多得益”的顾虑;小区信息透明。将小区规划图等张榜公布,让群众对未来生活环境了然于心;搬迁政策透明。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使居民了解搬迁过程和结果,消除顾虑;照顾对象和结果透明。对情况特殊农户的照顾,进行集体研究决定,并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张榜公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审计监督透明。邀请区纪检、审计部门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确保把项目建成“阳关工程、放心工程”。

    围绕搬迁管理规范,探索群众工作机制创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事前征询、事中参与、事后走访”的工作机制,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事前征询。事前征询群众意见,民主选举群众代表,为做好搬迁工作打好基础;事中参与。全程邀请群众代表参与监督,相互监督,沟通协同,形成合力;事后走访。项目结束以后,党委政府派人走访群众代表,征询群众意见,促使搬迁工作更加廉洁高效。

    围绕搬迁全程公开,探索网站建设机制创新。政府网站每天报道谷营新村建设、土地整理工程的图片新闻,充分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同时,公道镇还组织专门人员及时了解网站中的反馈信息,努力保证在24小时内有答复、有回音。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