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士误信电话诈骗,险将27万元人民币打入骗子账户,被细心的银行客户经理一眼识破,及时拦下。日前,记者从深圳警方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了解到了警方与银行协作、成功避免这起高额诈骗案的始末。
3月27日16时许,中国银行深圳东乐支行的客户经理蔡少镁在协助客户办理业务时,注意到一名女士神色慌张,一边打电话一边走进银行ATM柜员机自助区,随即提高了警惕。小蔡在引导客户办理业务时,听见客户在电话中说:“我已到银行ATM机旁,然后怎么操作……”联想到平时的培训,她感觉储户可能遇上了诈骗分子,于是赶紧询问,但该客户情绪激动,呵斥她“多管闲事……”委屈的小蔡经过多次劝阻,都无法改变该客户的转款决定。本着对储户负责的态度,小蔡立即将情况上报给大堂经理和值班副行长。在银行员工集体极力劝阻下,该客户清醒过来,避免了账户内27万元人民币的损失。
据事主王女士讲述,3月27日早上,她在家中接到自称“云南公安局”的电话,称在邮寄给她的包裹里检查出毒品海洛因,怀疑其正在进行贩毒活动,要求她协助公安机关调查。王女士当时就慌了,并恳请“公安机关”深入调查,还自己清白。诈骗分子称她的银行资金有问题,诱导她说出银行资金情况,以便对贩毒事实进行核实。随后,骗子让她把电话转给所谓的银行工作人员接听,“银行工作人员”称其账号已被盗用,密码也已泄露,要求客户务必立即更改密码,需马上到银行柜员机把账号中的资金转到银行指定的安全账户,并要求客户严格保密。王女士信以为真,慌忙来到银行,便发生了上述一幕。
深圳警方介绍,银行作为信息诈骗案件中重要的资金转移环节,一直是公安机关打击防范信息诈骗犯罪的主阵地之一。利用银行行业资源优势,开展对诈骗资金转移的堵截,是警方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的有效方式。
深圳警方自2009年开展打击防范电信诈骗专项行动以来,与银行逐步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不断深化各种新型举措,在多家银行建立了“反信息诈骗警务室”,联手共同开展信息诈骗的打击防范工作。除了对银行工作人员就如何识别、提醒和劝阻疑似被骗储户进行培训之外,深圳警方还通过银行客服短信平台群发信息、营业厅LED屏滚动播放提醒、派发防骗宣传单、ATM柜员机警示标志灯等多种形式展开宣传,有效保护了市民的财产安全。(记者周保军 通讯员张鹏 宋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