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检察机关在近几年中查办的职务犯罪呈逐年递增趋势,受贿、渎职、贪污等职务犯罪行为已经遍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面对职务犯罪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手段的不断升级,检察机关侦破职务犯罪案件的能力需要相应的提高,技术侦查手段创新迫在眉睫。此次新刑诉法草案对技术侦查专门增加一节,做出具体规定,对于检察机关自侦部门来说,这次修改犹如赋予检察机关侦查权一把尚方宝剑,检察机关如何运用和把握好这次机会,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力度打击职务犯罪,本文就此进行探索。
一、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管理机制的创新
首先,建立流动工作小组。侦查人员可以尝试组成工作小组在线索侦查模式的基础上责任制辖区内单位,以各个单位为侦查突破点,以点带动面,以一个单位权力职责洞察一个经济领域,以提高侦查人员挖掘线索的能力。流动工作小组要深入各个单位,从侧面做侦查工作,不能影响到其他单位的正常工作。同时,为了保障团队协作,流动工作小组应该有互动能力,每个小组应配发3G手机,无线上网笔记本,利用无线网络技术组建检察自侦部门数据传输平台,这些科技手段有利于固定线索和证据,有利于侦查工作高效开展。同时,利用手机GPS定位保障上级指挥有力和侦查人员人身安全。
其次,浮动工作时间。职务犯罪中的交易行为大都发生在工作时间之外,大部分检察自侦部门实行坐班制,这个时间差给侦查工作的及时介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浮动工作时间制度,保障侦查工作集中力量出现在它该出现的时间。浮动工作时间制度应采用平衡原则,一方面保障办案的需要,另一方面保障侦查人员休息的权利。
再次,滚动工作程序。检察机关的侦查工作要和人打交道,在和犯罪嫌疑人沟通的时候,难以避免的会和犯罪嫌疑人熟悉和交流,保持检察工作人员在侦查工作中清廉公正,不但要靠检察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抵御腐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靠管理机制的科学规制。创建滚动工作程序。在侦查的不同阶段,可以尝试拆分侦查工作组,抽出一名侦查人员交换到另一组中,保留的一名侦查人员保证了原工作组工作的连续性,上级对交换侦查人员的工作衔接负责。
二、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模式的创新
有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做保障,创建适应新时期职务犯罪特点的侦查模式就成为侦查效果最大化的必然需要。侦查模式的创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总结为动态的侦查模式和静态的侦查模式。
1、动态的侦查模式
(1)监视可疑目标人到银行、保险箱、楼宇、房产的情况,跟踪调查公务人员生活方式(包括房屋、车辆、消费、赌博、挥霍、情妇等)情况;(2)对于投诉资料涉及的目标人物经常出入的地点进行监视,发现可疑的情况;(3)对嫌疑人生活习惯进行跟踪。在此基础上故意安排举报人在相应的时间、地点与其碰面,谈论原来的情景话题,进行秘密录音、录像,获取证据;(4)在侦破职务犯罪中运用引入卧底和线人,调查对方人员的背景,关系网,犯罪证据。
2、静态的侦查模式
汇编侦查技巧,以往新加入检察侦查队伍的干警需要跟着有经验的干警一起办几年案子,积累经验,但是每个人的经验总结都不一样,学到什么地步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了。其实这里是有捷径可取的,像美国FBI调查局,每个学员都会系统的培训心理突破审讯技巧、读心术、破解身体语言技巧,这些方法对办案都有巨大的帮助。汇编侦破职务犯罪的侦查技巧,建立侦破不同类别职务犯罪的黄金法则,这些方法可以使侦查事半功倍。
三、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手段创新
职务犯罪和其他事物一样,是动态的、发展的。当前的职务犯罪逐渐向智能化变迁。面对这种情况,过去的侦查手段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侦查手段的创新势在必行。
(一)强化网络检察
(1)构建检察机关局域网人员数据库。首先,采录真实信息。检察机关应
对符合主体要求的各机关关键职位人员进行人员信息采录,构建公职人员信息数据库。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干部家庭情况,财产情况,子女财产情况,执政情况,执政期间有无决策失败,单位反映情况,个人消费主要场所,这些数据信息都需要检察干警通过各种渠道认真搜集,保证客观真实性。
其次,制定分级标准。根据中组部、中纪委、高检院相关文件对干部从执政、品德、家庭、廉洁等方面制定评分标准。例如经常决策失败,但是没有触犯渎职犯罪罪名,只是对其管辖工作产生不利后果,那么评分以10分为满分,其得分就应在6分以下,划入预防渎职类犯罪高危级别。根据每个干部各个方面的综合评分,将其划为不同等级,反贪、反渎干警则根据等级区域的划分,对处于高危区域的关键职位人员进行重点监督检察和预防教育,处于绝对高危的人员还可以进行执法。
再次,严格隐私保护。由于此信息库涉及人员广、信息面大,如果不慎泄露信息,会对当事人产生非常不利的后果,所以信息库应严格设立隐私保护制度,参照公安机关对户籍管理、身份管理系统的保护措施进行设立,严格设置权限,查看人员信息需要在检察内网上以个人数据密匙查看,并记录查看原因。人员信息的评分只做为检察机关内部办案的参考,不能外泄,成为各单位人员使用评定的标准,严格区分司法信息与行政信息,不可混同。
(2)利用因特网信息反腐
现在“网络反腐”似乎比上《焦点访谈》更给力,网友们一个帖子、一张照片,往往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如在“溧阳县卫生局局长误把微博当QQ,公然与情人开房调情”事件中,网友以微博调情为线索,发现江苏溧阳卫生局长与情人约会的黄廷国际大酒店与卫生局是协议单位,卫生局官员来此消费,一般都是集中结账。卫生局机关四、五月份仅招待费就分别为38.57万元、42.93万元,而让人看不明白的其他项费用分别为8.24万元、11.91万元。大量鲜活的线索通过网络这种媒介传递到检察干警手中,使得检察工作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网络这张网真正成为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遁逃的法网。
但网络检察具有开放性、匿名性、虚拟性,因此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引导网民到检方专门的举报网站举报,在国内各大网站发现有举报意向的,要及时回复,引导。一旦收集到举报、申诉或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线索之后,检方会对线索进行初步的整理,迅速呈送院领导,同时按照类别流转相关部门、单位,确保线索能够迅速、及时地进入处置程序。对实名举报者,由相关承办部门对其进行回复。要是网民关注非常高,工作人员也会在网上同步进行回复。而对非实名举报者,相关人员会在网上适时进行回复。对于不属实的举报,检方会区别对待。如果有人恶意地在网上发帖诬告陷害对方,经调查确认后,认为构成犯罪的,将会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是因信息掌握缺失或者被他人误导导致举报失实的,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二)配备先进侦查设备
如今,在网上的购物平台可以任意购买到手机服务站监听设备,手机木马软件,虽然这些设备、软件都不合法,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目前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达到花较小代价监听手机通话,监录手机信息。试想,监听监录设备已经普及到民用级,但是专业的侦查部门大部分还没有配备,显然是不合理的。美国的FBI,我国香港的廉政公署,他们的侦查设备都极为先进,而我国检察机关自侦部门的侦查设备和使用设备意识都较落后,先进的侦查设备平台基本框架应当有“三库、一车、一中心”。“三库”是指要建立社会信息查询库、法律政策咨询库、公务人员信息库,有专员负责随时查询侦查员需要的信息数据,藉此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功能强大的侦查指挥基础数据库系统。“一车一中心”是指监听监录侦查指挥车和侦查指挥中心,侦查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无线视频技术实施监控、部署。
侦查人员手中需要配备的侦查设备主要有3G手机、无线上网本、窃听追踪设备,电脑数据截取恢复设备,GPS定位发射装置,跟踪器。其中无线上网本可链接“三库”,及时查询目标嫌疑人信息和相关技术数据。建立一支可以有效打击职务犯罪的侦查队伍,配备秘密摄录装备、无线信息查索设备、监听设备,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朱立)
·2013年1至3月湖南省查办职务犯罪嫌疑人235人
·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群众志愿者模式
·解读:职务犯罪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怎么用
·山东东阿:查办职务犯罪不忘依法提示嫌疑人家属
·唐山检方强力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工作
·江苏常熟检察“三招鲜”预防职务犯罪
·江苏常熟检察“三招鲜”预防职务犯罪
·无锡开发区检察院建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模式
·[视频]江苏:林志梅 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
·四川三台县检察院:强化工程领域职务犯罪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