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公交出行分担率只有13.5%,70余万辆机动车,28.7万个停车泊位,人均道路面积6.3万辆,城区0条快速路……”这些看起来很不协调的数字,客观地说明了南昌交通拥堵的原因,公共出行条件不足,车多泊位少,道路配置先天不足。
4月16日、17日在南昌市召开的畅通南昌活动专题调研会上,南昌市人大、政府、交管局、交通运输局、规划局、城管委等,以及学校、司机、社区代表围绕“畅通南昌”,将南昌交通的实际现状摆到了桌面上,共计商讨出谋划策。
老城区主干道高峰时期现拥堵
现状
车多泊位少被迫乱停放
“全市注册机动车58.96万辆,估测外地号牌、军警和部队车辆约12万辆,合计全市机动车总量约为70余万辆。但南昌市共有停车泊位28.7万个,配建25.4万个,社会公共泊位3.3万个,平均每辆小车拥有的公共泊位只有0.07个。”
省公安厅副厅长、南昌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国强说,目前现有停车泊位与汽车保有量形成巨大反差,南昌市配建停车泊位标准偏低,中心城区医院、学校、大型商场停车矛盾形成道路堵点,如八一大道展览中心、昌大一附院、省妇保、省儿童医院等,排队停车占道严重影响交通畅通。洪城大市场一些物流公司没有配建停车场,部分大型商场地下停车场被挪作他用。
同时,王国强还说,因为配建的停车泊位不够,红谷滩现在很多车子已经停在了路边上,以后也是个问题,又可能会成为以后的致堵因素。
公交分担率只有13.5%
“南昌市公交出行分担率比较低,只有13.5%。”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久铭在会上说。造成公交分担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配置数量不够,二是路上运行较慢。南昌市目前只有公交车3115辆,每万人拥有10.38辆公交车,远低于万人拥有15辆公交车的标准,按照此标准南昌应有4500辆以上的公交才算合理。
另外,由于道路拥堵,公交车车速提不起来,公交车在普通道路上时速只有每小时10公里,造成不准点,市民选择公交出行的积极性不高。
对此,2路车司机吕青讲述了她的从业体会。吕青是2001年成为2路车的驾驶员,亲眼目睹了八一大道“由宽到窄”,2路车以前一条线路下来只要20分钟,现在由于车多路挤了,一条线路下来要一个小时。青山路口的红绿灯配时也越来越长,原来只有30秒,现在有两分钟了。如今哪怕设有公交专用车道,由于车道常被占用,公交车也是道内走走,道外走走。
城区没有一条快速路
南昌的城市规划先天不足,一江两岸、南北两城的城市格局,过江桥梁成为交通瓶颈。老城区缺乏快速路,老福山、坛子口等立交桥为20年前所建,立交桥之间无高架相连,通行能力十分有限。八一大桥日均流量8.7万辆(设计通行能力为6万辆),南昌大桥7.9万辆(设计通行能力为8万辆),城区过江通道严重饱和。王国强说,有的道路规划不够合理,如昌南大道作为贯穿东西向的快速道,沿线迎宾大道、施尧路口、金沙一路口三个路口形成瓶颈,且施尧路和金沙一路两个对称T形路口距离太近,严重妨碍车辆通行,
“城市的骨干道路建设明显落后于城市发展,微循环不通畅,干道压力大。”南昌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陈明远说,老城区干线道路机非混杂、人车混行,部分路段和结点人车冲突严重,严重影响了现有设施的通行效率,而支路系统现状与规划相差很大,造成道路交通微循环不畅。
对于人行过街设施有这样一组数据说明。南昌市公安交管局副局长孔华说,南昌市目前有行人过街设施25处,其中6处还是在地铁1号线建设期间加建的。
另外,南昌曾对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做了调查,显示47%的市民选择步行,20%的市民非机动车出行。孔华说,数据显示老城区,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尤其突出。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等现象随处可见。
对策
提高停车配建标准
为使南昌市停车设施建设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南昌市组织编制了《南昌市社会停车场布局规划》,对南昌市停车设施的布点进行了合理规划,目前根据要求,各城区将每年推进2个社会停车场的建设。
目前,通过调查分析,规划部门还提出了适合南昌市发展情况的停车配建标准,该标准较之前标准大幅提高,部分标准比现有标准提高3~4倍。
另外,还将综合考虑将城区内的医疗资源逐步向城区外围迁移,减少,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有条件的医院要尽快、优先建设立体停车库,缓解停车难。
规划建设28个公交枢纽站
目前,南昌市已编制《南昌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对南昌公交发展策略及运营模式、快速公交建设方案、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公交场站设施布局以及公交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衔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西客站、火车站东广场、5个长途客运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基本实现公交无缝对接。
此外,还将结合南昌干道,同步规划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为形成快速线、干线、支线一体化的公交网络系统,规划建设公交枢纽28个,规划建设各类公交场站130个。加强轨道站点周边的公交、长途客运、出租车、社会停车、非机动车等交通方式一体化接驳。
推进快速路的交通规划
目前,南昌市编制了《南昌市干线路网规划》,明确在城区范围规划建设“十纵十横”干线路网体系,总里程571公里,其中:“五纵三横”城市快速路,“五纵三横”干线性主干路,并在近期推进一批干线道路的交通详细规划设计的编制,包括“三纵三横”快速路交通详细规划。其中沿江中、南大道快速路工程正在施工,预计今年年底能够完工,将贯通南外环,也是城区首条快速路。南外环快速路、红谷越江隧道等的前期规划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红谷越江隧道将力争在11月28日动工。
另外,针对老城区支路网存在的比例失调,结构混乱等问题将进行合理的补充、调整和完善。目前,新公园路连通福州路工程已启动建设。
较宽路口推行“二次过街”
南昌交叉路口有将近500个,有462个路口安装了信号灯,260个路口设置了智能信号灯,241个路口有电子警察,实时路口监控200个。80%的交叉路人和车在同一平面上,造成了管理难。针对不少市民提出过马路的红灯时间长,而司机又认为绿灯过短,南昌市交管局将尝试在比较宽的路口实施“二次过街”模式,即行人、非机动车横穿马路时,分两次走完,而非以往的一次性过街。
建议
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
王国强建议,省教育厅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来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另外,来自南昌市青云谱区洪城路社区居民刘南则提出,除了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外,还应推动进入社区,让更多市民了解交通安全教育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黑车’的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公交不优先。”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罗永银说,不但要加大黑车的整治力度,也要解决源头问题。
成立专门交通委员会
“南昌交通存在缺乏综合交通换乘设施;城市货物运输比较混乱,货物装卸无专业场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等问题突出。”吴久铭建议,应尽快成立南昌市交通委员会,将与交通相关的10多个相关部门集中在一起,从体制上为整治交通做保障。
“目前,南昌地铁一号线有24个站点,平面交叉路口有18处,已经全部挖开。”孔华建议,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在这18个平面交叉路口,直接修建地下行人和非机动车通道,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另外,南昌地铁二号线21个站点中,老城区的站点大部分在中心城区核心地段。施工后,比如像江西宾馆、青山路等地段的地下通道将废弃。地下通道应该废掉一个,还建一个。
·学习先进经验 建设“法治南昌”
·江西南昌:非法采砂得到遏制
·[视频]江西南昌:路口拉绳子"治"行人闯红灯
·江西南昌交警整治高校周边“黑车”
·江西省市两级人大联合解决南昌拥堵
·南昌警方侦破特大贩毒案 缴获毒品近1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