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当时,你在做什么?”4月22日,记者问四川省芦山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刘超。
沉默,深深的沉默,深渊般的寂静。
这个脸色黝黑的倔强男儿眼眶瞬间红透了,泪水如河流般从眼角奔涌出来,收不住,说不出。
整整10分钟,刘超一直因抽泣缓不过来。
“闪现……我闪现出很多念头……”这是刘超说的第一句话。
110指挥中心决不能垮
第一时间冒死为指挥中心实施“心脏复苏术”
地震发生时,正在家轮休的刘超在大地剧烈的颤动中疯狂地冲出家门,将9岁的女儿扔在街边乱瓦片上——这是他认为相对安全的地方,然后直奔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不能离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刘超,大灾大难面前,群众向政府求助的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10报警电话。这是人们记得最熟的号码。
刘超赶到时发现,指挥中心其他民警都在县公安局楼下的小操场聚集,没有一人离开。楼可能垮塌,设备可能损坏,但核心阵地不能丢!带着这样的信念,刘超带领一名接警员上楼查看设备情况。
整个过程中,楼一直在严重晃动,震动异常厉害时,两位民警就紧紧抓住楼梯扶手,在非常短暂的大余震间隙,从依然摇摇晃晃的楼道中跑步前进。
4楼机房,是整个指挥中心的 “心脏”。这里已是狼藉一片,设备东倒西歪。更糟糕的是:电断了!
两人赶紧到处搜寻被强大力量摔在一边、万幸还没损坏的备用电源,迅速启动——电路连通!这意味着整个指挥中心恢复“供血”了!
在摇摇欲坠的办公楼里接警40分钟
“群众的声音很慌张,可是警方的声音不能慌”
民警们冲进位于5楼的110指挥中心时,电话声已经响成一片。“一号座机来电报警,请赶快接警!”“二号座机来电报警……”3部接警电话早已炸开了锅。
刘超记得,第一个电话是龙门乡五星村九组群众打来的:当地4栋房屋倒塌,很惨!请求警方援助!快点来!快点!
“只问清楚事情和发生的地点就可以了,来不及问太细。”刘超说,群众的声音很慌张,可是警方的声音不能慌!“我们再一慌,群众就更慌了。必须从语言上尽力安抚,让他们感觉到政府、公安是有能力救援他们的!”
电话那端,报警群众听到了语气平静的安抚:“别怕,我马上和政府对接。在政府赶来前,先开展自救!”
就在两位民警接电话的时候,耳边别的电话也在“狂轰滥炸”。当时芦山县一些地区通讯还没中断。这边电话刚接完,一挂断,又响,一挂断,又响……所有的求救都是“快点来!快点!”
“放心!我们指挥中心在!你看我们指挥中心电话都能打通,政府还在的!”这样的回复,在当时,就是强心剂!
接警的时候,整个大楼摇摇欲坠,每四五分钟剧烈晃动一次,楼外的大玻璃震得砰砰响。
“我闪过一个念头,楼就要垮了,我死了,女儿和老父老母咋办?可是大家都在报警,群众咋办?”说到这里,刘超又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这样也不是办法,设备就要保不住了!“你先下去,搬运部分设备到安全地方,我在这里坚持!”刘超当场紧急部署。
一边,接警员将重要设备转移下楼,和其他4名同事一起在楼下迅速搭建临时指挥中心。另一边,刘超依然在危楼接电话,左手挂了,右手又接。
第一波接警高峰持续40分钟后终于过去,震区通讯基本断了,报警电话也很少了。刘超迅速再次回到4楼机房,发现视频设备根本无法当场恢复。在确定临时指挥中心搭建完毕,楼上楼下能够实现“无缝对接”时,刘超这才带着电话等设备火速撤离。
在大楼震撼最强烈的时候,刘超在危楼高层坚守阵地长达2小时!
指挥中心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重建
争分夺秒,不顾强震,当天抢通公安专网和视频通信
从群众报警信息中,芦山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了解到,从芦山县城到宝盛乡、太平镇和大川镇的道路堵塞,到铜头峡段和双石镇大岩腔的道路堵塞,还有身处镇西山的外地游客反映此地发生垮塌……
一顶6平方米的小帐篷,简易的夹子固定住一张简陋的牛皮纸板,上面用毛笔写着 “芦山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几个字。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芦山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通过抢救出来的350兆无线通信设施,第一时间向雅安市公安局简要报告了当地人员伤亡和道路交通等受灾情况,并请求立刻增援搜救力量、医护人员和通信保障。
雅安市公安局迅速答复:“一定要保证通讯畅通!已调集天全、石棉、汉源的增援力量赶赴过来。”
在这个临时指挥中心,由于资源有限,只能接通一部电话。电信部门分配给110指挥中心一个6529110的市话号码。往常,是通过软件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可是现在因为设备损坏,软件启动不了,只能通过电信部门处理,才能使群众所有拨打来的“三台”号码都转到这个市话号上。
此外,由于第一时间抢救的备用电源只能保证5楼的供电,不能保证6楼电视电话会议室供电,视频系统就算没有损坏也无法启用。接下来的任务艰难又重大——尽快打通其他上传下达的通信渠道,最大限度保持信息畅通!
20日16时,公安专网抢通!6小时后,视频会议系统抢通!
从这一刻起,各级公安机关与芦山地震灾区的信息流通、芦山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上传下达枢纽、组织协调功能全部重新开通!
唯一一部接警电话决不能被占用
接警员一手接电话,一手用手机联系出警
4月22日,接警员杨颖的工作台上,一本内页写有“芦山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专用”的当地党政机关电话号码簿,暗示着这个“阵地”有些不一般。
每隔两三分钟,电话响起一次。电话那端,报警的群众非常着急。电话这端,杨颖记录下问清的情况,挂断电话,并迅速用手机拨给芦阳派出所,让他们赶紧出警。
为什么用手机打电话?杨颖解释:“整个110指挥中心只有这一部接警电话,是群众联系芦山公安机关的最便捷通道,决不能占用。”
话没说完,又接到一个电话。“应急办,双石镇有3人死亡,重伤15人,目前村民缺少食物、帐篷、发电机、照明……”杨颖接完电话后马上拨打给芦山县委、县政府在百米远处设立的地震救援指挥部,汇报最新灾情。
工作台旁有5把椅子,在狭小的空间紧挨着摆放。必要时,这是指挥中心民警的“床”。
“刘超主任从地震到现在一分钟都没睡过”,这里另一名民警杨浩告诉记者,其他5名民警倒是可以轮流稍微休息一下。每天晚上实在撑不住时,他们可以在“床”上轮流躺两三小时,可根本睡不着,因为报警电话不停地响起。(记者 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