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基层法治建设注重从群众“看得见”的事情做起,抽象的法治建设让群众触摸得到、感受得了、参与得进,基层法治建设风生水起、精彩纷呈。
组织法治评议——
“评能评到点子上,议能议到关键处”
“现在各类测评、评议、行风监督活动很多,不能说没有效果,但真正像市法治评议团这样认真收集社会反映、组织走访调查,评到点子上、议到关键处的确实不是很多。”4月上旬,高邮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胡朝霞在听取法治评议团意见反馈时感慨地说。
政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行为究竟公不公,执法效果究竟好不好,自说自话肯定不行,只有广泛接纳社会的监督和群众的评判。故早在2009年高邮市就以“全省首家法治建设中心”为依托,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离退休人员等组成法治评议团,每年选取三个政法机关或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执法行为及效果的法治评议。
在评议过程中,他们要求既注重“评”,更突出“议”,“评”能评到点子上,“议”能议到关键处,真正让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得以有机融合。他们把对被评议单位的选择和评议结果的运用,作为保证评议效果的重要举措。在被评议单位的选择上,注重选取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出现执法问题和偏差的具体执法单位,如法院案件执行、交通安全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在评议结果的运用上,除了向被评议单位当面反馈外,还向市委、市政府作出专题书面报告,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对垂直部门的还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很好地规范了执法行为,促进了队伍形象的提升。据统计部门2012年底对全市执法工作展开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满意度同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去年底全市组织的机关作风建设评比,10个机关作风先进单位中,政法系统所属的5个部门全都进入。
开展有理大家评——
“听得进群众说的话,说群众听得进的话”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因为认识和利益的矛盾也在逐渐增多,个别的甚至还很激烈,政府感到很棘手,群众感到理不公,“有理大家评”评议团也就由此应运而生。高邮市天山镇政法委书记王义忠对记者说:“有理大家评”就是能让大家在同一个层面上说事辩理,评议团成员既要能听得进群众说的话,又要能说群众听得进的话,在政府与群众中架起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有理大家评”评议团是群众性的民间组织。评议团的成员有退休老干部、老教师、退伍老军人、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代表。他们既评民又评官,既评理又评事,义务为矛盾纠纷双方进行调解,为信访人解难释疑。菱塘光电产业园南北大道建设需要征用神居山村绪庄组的部分土地,其中个别户的拆迁难度较大,经镇村组织多次协调未成功。评议团听取拆迁户的诉求后,有理有节地同政府、企业、拆迁户逐一对话,经过协商,最终让拆迁户愉快地接受了评议团的“裁定”,使拆迁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红旗涧是天山镇唯一具有行洪、排涝、蓄水、交通等功能的河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该河道两岸乱搭乱建现象严重,河水变黑变臭,河床上到处都是垃圾,为此,镇党委、政府决定抓住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打造红旗涧风光带。然而,社区居民对打造红旗涧风光带意见不一。于是,评议团举行了红旗涧风光带打造专场“有理大家评”评议活动。镇相关职能部门、工程施工建设单位与居民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评议团成员和群众一起“说事评理”,最终形成共识:红旗涧风光带因惠及民生、美化环境、促进发展,故全力支持。
据统计,一年来,该市各乡镇“有理大家评”评议团协调解决各类棘手矛盾和群众诉求千余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1.6%,达到了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的效果。
向企业派驻法治指导员——
“为企业撑起保护伞,替职工当好守护神”
针对农村青壮年大多进厂务工的实际,高邮市向22个乡镇(园区)353家企业派驻了316名法治指导员,既为企业发展优化了法治环境,又为法治建设夯实了经济基础,形成了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去年7月16日,南京市浦口区法院桥林法庭开庭审理扬州光明电缆有限公司诉南京某船业有限公司拖欠货款52万元纠纷案,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政法中心工作人员缪德明作为乡派驻该公司法治指导员到庭参加诉讼,帮助公司打赢了官司,并促使对方在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限内履行给付义务,依法维护了企业的权益。曾获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厂长(经理)光荣称号的公司总经理杨福贵盛赞法治指导员工作作用大、效果好,为企业维权撑起了法治保护伞。
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守法经营的同时,该市要求法治指导员更加突出做好职工依法维权工作,尽心尽力替职工当好法治守护神。以往,由于平时监管工作不到位,建筑、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工资常常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个别老板恶意欠薪,一逃了之,使职工蒙受经济损失。派驻企业的法治指导员及时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企业工资发放工作的监管,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工资协商制度的落实,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