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决定今年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软环境建设“服务企业年”活动,并就具体实施意见,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利企服务举措等方面作出了部署和要求。
行政审批提速:审批项目在现有时限基础上再压缩20%
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和审批环节,对现存的公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依法确认。继续下放审批事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重新编制目录向社会公开,没有列入目录继续行使的行政审批权一律视为违规或无效。通过清理,省厅本级行政审批项目要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
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继续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各审批项目在现有时限基础上平均再压缩20%。提高即办件比重,省本级即办件量达到75%以上,市(州)达到80%以上,县(市、区)达到85%以上。
减轻企业负担:涉企合理收费再降5%
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凡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的、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停止。保留的省级设定的和部分国家设定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在现行收费标准基础上均再降5%,全部纳入收费目录并向社会公开。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建立公安机关涉企执法检查向同级公安纪检监察部门报备制度。在查处企业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除实施必要的强制措施外,尽量不开警车、不着警服进企业办案。不轻易冻结企业账户、不轻易查封企业账册、不轻易扣押企业财产,尽可能为被羁押人运行企业提供方便。对文化、洗浴、休闲等娱乐服务场所的检查尽量避免在营业高峰时段进行,对发现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实行先教育规范、限期整改,再依法处罚的“二步式”执法。
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细化标准。暂时没有细化的,处罚一律按下限执行。建立健全处罚公示、听证、申诉、仲裁制度。公安民警不得随意对企业下处罚单,确需对违规问题作出处理的,须报本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确定。
创新利企服务举措: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
送平安。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开展打假专项行动,铲除“黑作坊”“黑工厂”。针对企业及周边存在的治安问题开展重点整治,加强企业周边交通秩序管理。指导企业完善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完善企业内部安全防控体系“第三张网”建设。
送法律。深入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企业从业人员法律素质,建立法律咨询热线。深入开展对企业的包保、联系、帮扶、派驻、走访等活动。
送服务。广泛搭建官方“微博”、民警个人工作“微博”、QQ群等网络联系平台,提供业务咨询服务。对急需办理户籍、出入境、车驾管、消防等业务的企业及从业人员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告知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直通车”服务。
今后,凡是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出现问题的,绩效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要降低评定等次,出现重大问题的,要一票否决。近日,省公安厅将印制并向企业发送“警企连心、亲情守护”监督卡,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省公安厅纪委涉软问题监督举报电话是:0431-82785557。请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
(记者李昕昕/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