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1时许,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第13个小时。电力中断、通讯中断,此时,疑似受灾最严重的宝兴县,仍然没有传来任何音信。
直升机驾驶员反馈的消息是,宝兴上空能见度极差,周围山体滑坡频繁,山高且险峻,又常有云雾弥漫。这样的条件,使用飞机空投救灾物资和救援人员的想法基本难以实现。
宝兴,是中国最早发现大熊猫的名胜之地。这座拥有5.8万人口、山青水秀的宝地,此时却饮水和食物极度匮乏,伤员运不出、救援人员进不去,已经成为一座地震中的“孤岛”。
挺进宝兴,实施救援,迫在眉睫。
公安特警——
深夜徒步行军超过10小时驰援宝兴
“公安部指令:我们马上启程增援宝兴!”在距离宝兴县城80公里的芦山县城,从成都、眉山、德阳会合而来的公安特警救援队即刻启程,向着宝兴方向疾驰。
22时许,特警救援车队驶入芦山至宝兴的210省道。
暗夜中,四周死一般的沉寂,隐约可闻的虫鸣声令周围更显静谧。此时,车身的右侧是千仞峭壁,而左侧就是深深的山谷和河流。车队的速度开始放慢,道路也明显更加颠簸起来。
记者打开车窗,刚想拍一张图片,却被一股卷着细碎石块的尘土打在脸上。浓重的土腥味令经验丰富的特警队员们相当警觉,还未到宝兴县城的灵关镇,这味道就已宣告了救援工作所面临的重重困难。
车队停在了离灵关镇大约30公里的省道上。余震不断,前方路段出现严重塌方,要抢通道路尚不知要多久。在短暂的动员和现场分配任务后,特警队员们背起行囊开始了长达30公里的急行军。
21日凌晨3时许,公安特警救援队抵达灵关镇。然而,灵关镇通往宝兴县城的道路已被地震后发生的泥石流严重堵塞,想要进入“孤岛”宝兴,必须徒步!
经过紧密部署,当日凌晨4时许,50名成都特警作为“急先锋”,继续向宝兴县城急行军。而此时,一波又一波的余震仍在继续,镇上的房屋仍不时有垮塌的趋势,而灾情更为严重的宝兴县城会是什么情况,没有人知道。
“一定要小心!”黑夜里,特警队员们之间紧握的手传递着鼓励,传递着勇气。
由于位于灵关镇的临时指挥部与先期进入宝兴县城的50名特警只能靠短波电台联系,山地阻隔中,信号十分微弱,呼叫异常困难。特警先遣队遇到了什么情况?弟兄们有没有安全抵达?宝兴县城究竟怎样?一连串的问号悬在特警队员们心中,每一次呼叫后那没有回应的静寂都撕扯着他们的心。
21日14时,在微弱的信号中,灵关镇特警的呼叫终于得到了回应!成都特警王小东在电台里回应:经过10个小时的艰难行进,特警先遣队已经进入宝兴县城!
“太好了!抓紧救援!”这边的特警队员们长舒一口气。这也意味着,久经考验的成都特警成为进入宝兴县城的第一支成建制公安特警队伍。他们带着后方战友的嘱托,在紧张的救援中传回一条条消息——
“目前宝兴城区受灾情况不重,但进城方向发生严重塌方!”“几十户人家和晨练群众被埋!”“我们现在正在转运伤员到直升机!”“我们在紧急搬运物资、维持现场秩序!”
在灵关镇的特警队员们也投入到紧张的灾区救援工作中。在灵关镇通往宝兴县城的道路被抢通后,将有包括特警在内的更多救援人员继续向 “孤岛”宝兴挺进。
抢通省道210线——“早抢通一秒,就多救出一人!”
省道210线灵关段,对于宝兴县城的抢险救援意义重大。这里连接着雅安、芦山,再往前行就是阿坝州的小金山,从小金山前行,便是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曾经翻越的夹金山。这条通往灵关镇的路线,也曾是“5·12”汶川地震的生命线,当初许多重要的物资就是从这条线路运进灾区的。
隆隆的挖掘机轰鸣声中,这条生命线聚集着人们焦急的目光。“由于这个线路没有抢通,宝兴县灵关镇的80多名重伤员都只能走便道,通过从宝兴县到天全县的一条村级公路送出。”21日11时许,宝兴县县长马军告诉记者。
“无关人员请全部退后!现在要实行爆破!”听到指令,挤在210省道上的人群随着大型挖掘机缓缓退后。
“通了!”13时,人群的前面一阵骚动,通往灵关镇的“生命线”终于抢通了!
“我们一接到要尽一切力量抢通这里的指令,就马上往这里赶,没带水也没带干粮,就算带了也肯定顾不上吃。”身穿“四川路桥”工作服的祝志成告诉记者。
正是因为这条“生命线”的抢通,大批灾区急需的救援物资和设备得以运送进去。21日13时40分,记者抵达宝兴县灵关镇。
分工明确——消防、交警各司其职,救援是主旋律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救援……在每次重大灾难的大练大考中,公安民警的身影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而消防官兵橙色的身影无疑为灾区增添一抹温暖。
21日14时许,四川消防总队甘孜支队的25名队员从芦山县徒步行进近3个小时,赶到了在灵关派出所附近的临时营地内。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背着30多斤行囊,还携带着许多用于救援的专业仪器。
雷达生命探测仪、手动破拆器、五尺锯、安全绳、安全钩……各具功能的仪器所对应的,是专业的分工。探测组、搜救组、医疗组、破拆组……“每个人分工明确,才能保证精准科学的开展救援工作。”一位姓扈的消防队员告诉记者。
人群中,一位正在帮忙疏导交通的交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看到,在他的右手手臂上,有一块铜钱大小的疤痕。
“这个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地震发生当天我执行任务时被‘飞’的。”这位来自芦山县的交警告诉记者,4月20日地震发生后,他奉命从芦山到飞仙关镇侦查交通状况。在骑摩托车时,山体滑下的碎石将他的手臂割破。
“哪里堵,我就把哪里的情况带回芦山,然后将增援力量带去。”采访中,记者几次请求这位交警留个名字,但他连连摆手说,“这里救援的人们,每一个都是这样。”
21日18时,灵关镇至宝兴县城的道路打通;
19时,该处因又发生两处大塌方,再次堵塞……
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超过900名公安特警和消防官兵进入宝兴县搜救,已进入第二次拉网排查。
不懈的救援,仍然是宝兴乃至整个雅安大地的主旋律。(记者 王文硕 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