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出租车综合治理引热议:涨价能否缓解"打车难"?

2013-04-19 17:07: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供需明显失衡,牌照该不该放开?

    “解决打车难,一是要增加出租车供给,二是要降低管理费用。根本上还是要增加供给。”由晨立说。

    据了解,自从1994年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局出台文件,停止批准新的出租汽车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以来,出租车数量几乎没有增加。然而,北京市人口已经增长了一倍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数量管制政策将出租车行业变成了一个高利润行业。”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对出租车保有量进行动态调整,根据社会需求适当增加牌照。

    增加出租车供给不可忽视。据了解,北京市目前的出租车有国有、集体、联营、私营、股份公司和个体工商户等经营方式,总共有6.6万多辆营运车辆,驾驶员近10万人,其中个体工商户(不用交“份儿钱”的)只有1157户,仅占百分之一。

    事实上,我国法律并未禁止个人经营出租车。根据建设部和公安部1997年联合颁布的《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有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均可获得出租车经营权。然而,一些城市实际上是限制个体出租车发展的。

    “给自己打工不交‘份儿钱’?想都甭想!”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政府部门不放开牌照,无人受理此项业务,就是提着猪头也找不到庙门。”

    在国外大城市,虽然出租车经营采取公司制、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经营形式,但个体所占比例较高,竞争较为充分。例如,纽约出租车44%是由大的代理行或出租车公司把车包租给有执照的司机,27%的个体出租车业主将车包给有执照的司机运营,29%的个体车主亲自驾车运营。

    “增加供给,不单是一个放开牌照的问题,还要把现有运力资源盘活。结合北京车辆限号、摇号等政策限制,应当将私车、公车等潜在社会运力调动起来,引入竞争主体,扩大供给。”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北京六成出租车投诉因拒载
·经营权不再终身制 北京出租车改革触及利益格局
·从出租车改革看中国改革在闯关
·北京:出租车调租价 企业不允许变相占有
·北京市发改委:出租车调价需经法定程序
·“触动利益”才能驶好出租车

·“触动利益”才能驶好出租车
·北京出台加强出租车管理提升运营服务的意见
·黑龙江哈尔滨市曝光交通违法前10名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