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戒毒学员的“知心姐姐”

2013-04-19 10:04: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法治报 

    个人简介覃艺,现任珠海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三中队中队长。从警14年来,先后管教过戒毒、拘留、收容教育人员3000多名,其中有造册记录的成功戒毒人员400多名,先后发现和制止29起被监管人员自杀、自伤自残事件,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在背山面水的珠海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有一名戒毒学员们的“知心姐姐”——该所三中队中队长覃艺。

     帮助400多人成功脱离毒海

    对于需要长期与吸毒人员打交道的工作,大多数人都是望而却步,但覃艺从没打过退堂鼓,从没想过要调离监管岗位。

    面对形形色色的吸毒人员,她用心分析他们的心理,用政策、法律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和顾虑,用生活上的细微关心感化他们,用耐心的说服教育鼓舞他们重生的勇气。

    “既然从事这份工作,我就要做好。女警的工龄是30年左右,在这些年里,我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希望能用自己的能量帮到更多学员。”覃艺笑着说。

    该所70室曾有一名19岁的女孩,入所以来寡言少语,但却经常因为小摩擦暴跳如雷。为找到改变她现状的突破口,覃艺千方百计和女孩远在贵州的家人取得联系,了解到女孩15岁就被人贩拐卖强迫卖淫的不幸经历。此后,覃艺像大姐姐一样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她,一段时间后,女孩尘封已久的心终于被打开,各方面表现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戒毒人员李某先后5次被强制戒毒,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家人不堪他屡次复吸,与其断绝了关系。李某入所后对管教人员的教育置若罔闻,经常因小事与同室学员吵架,流露出“反正我这辈子就这样”的思想念头。在得知李某对母亲一直心存愧疚后,覃艺立即与其母亲取得联系,希望她能来所帮教,却被一口回绝。覃艺毫不气馁,数次到李某家中与其家人沟通,直到家属被这位非亲非故的民警的执着劲给打动。当李某意外见到自己母亲时才知道事情的始末,随即泣不成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某很快调整了心态,服从管理、遵章守纪,积极配合各项康复治疗措施,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

    覃艺说,不少吸毒人员其实都已被家人放弃,而她的管教秘诀就是,把每一个学员的解毒过程都当作最后一次戒毒来对待,“给他们信心和希望比什么都重要。”

    为了帮助学员彻底离开毒品,覃艺坚持和戒毒后离所的部分学员联系。QQ、电话、短信乃至微信,都是她和学员沟通的工具。“我会经常嘱咐他们,让他们多警醒,不能再进入那个圈子了。”她说。

      将艺术之美融入人性化管理

    覃艺是珠海市公安局唯一的民警电子乐队的队长兼主唱和小提琴手;除此之外,她还喜欢主持、编导、绘画、射击,以及自助旅游等。她说:这些都是她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她爱她的工作,她爱她的生活!

    在她的策划、带领下,戒毒所每年都组织戒毒人员举办迎春文艺汇演、学员篮球赛、禁毒警示宣传教育周等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还开创性地增开了“职业生涯规划”、“禁毒法”、“交际礼仪”等系列教育课程,赢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

    覃艺曾先后组织创办了戒毒学员“关爱通”通信系统、“引领电视台”、《翱翔》报刊、《启帆》电子杂志、官方互联网站、官方微博、官方QQ群、戒毒学员家属网上视频会见,并与暨南大学合办了“那些花儿”广播站等。

    同时,覃艺还组织戒毒学员成立了文化创作空间室和文艺宣传队、舞狮队。在这个戒毒所里,学员们可以尽情地舞文弄墨、吹拉弹唱。

    另外,覃艺还把戒毒人员家属、珠海市政协委员、珠海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领导、珠海爱心艺术团、澳门桃李艺术协会等请进来,对戒毒人员进行各类帮教活动。而为了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回归社会后的就业问题,她曾多次邀请珠海市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进所开展现场信息咨询,还定期邀请大学老师和学生到所里授课,并联系美容美发学校、家政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到所开办上岗培训课程,为戒毒人员重返社会搭建平台。

    “新时期的公安法制监管工作,正逐步由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转变。”覃艺说,“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不仅学员们的才华得到展现,也让他们收获到内心的安宁。”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