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也说“中国式过马路”

2013-04-16 09:58: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高玉洁

    最近,内地多个城市集中开展了“行人闯红灯”专项整治,更有不少行人强行闯红灯被处罚后当场发飙,因而在网络上引起了对 “中国式过马路”的极大争议。

    而在古城拉萨,记者看到,虽然大部分行人都能够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文明、有序、安全地过马路,但也有一些人视红灯如无物,“险象环生”地穿行在流动的车辆之中,让人看着很是揪心。

    笔者以为,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作风要不得!

    城市发展要匹配相应的文明,文明不是无序化的习惯,而是规范化的行为准则。城市容纳了人们,而人们也要遵守城市的发展需要。公民良好出行习惯的养成根本上依赖于严格执法塑造的公民社会环境。忽视这一点,在公共传播领域中动辄打上“中国式”的标签,极可能造成偏见性的误解,干扰公众对解决违法现象的信心与方向。其实,很多人明知“闯红灯”违反公共约定,这么干是不对的,但心里“冻结”了原则,只看后果——逮着了,后果也不严重嘛。为了消解心中的不安,还常用“人家都这么干的”来做挡箭牌。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是非观、规则意识,才是与现代文明接榫的正路。我们常常抱怨某些社会风气不好,但在抱怨时自己又在做什么呢?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路人,遵守交通规则,应该从我做起。

    当然,“中国式过马路”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行人。这个问题拷问的不仅是人的素质,还包括城市管理如何更懂得人性和尊重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红绿灯处等待90秒钟是极限,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有闯红灯的冲动。在指责“中国式过马路”之前,政府部门也要先看看城市是不是规划得非常好,是不是交通灯都合理设计,让行动不便的人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过马路,是不是设置了足够的天桥和地下通道,是不是每个路口都有正常、科学工作的交通灯。我们在对“中国式过马路”零容忍的同时,具体的整治措施更需人性化制度。

    但无论如何,作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遵守交通规则是我们最起码的义务。在我们的中国梦里,既不能有特权车,也不应该有特权的行人,守法应该成为公民的常识和准则。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在红灯面前,停下的是脚步,前进的是文明。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杭州新招“现场直播”治“中国式过马路”
·羞辱式执法PK中国式过马路?
·罚款+集中整治能终结“中国式过马路”吗?
·成都集中整治"中国式过马路" 严处带头闯红灯者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一罚就灵吗
·北京:各地集中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专家 治理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北京:各地集中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专家 治理需多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