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青海

狗狗“身份证”缘何遇冷?

2013-04-15 10:52: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自西宁市公安、城管、工商、卫生等部门发布加强犬只管理、规范养犬行为的通告以来,大多养犬人还在等待和观望,仅有个别群众前来为所养犬只办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3月21日上午,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养犬管理办公室、西宁市犬类办证中心的负责人李程军的手机不断响起,大部分是咨询养犬登记事宜的。就在李程军忙着解答市民疑问的时候,市民老李带着资料来到西宁市犬类办证中心。老李家住城北区,带着狗来办证不太方便,工作人员收下老李的资料并予以登记,答应在合适的时候上门为老李的狗经过皮肤植入电子芯片,这样他的狗就有了“身份证”。

为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和社会公共秩序,进一步规范养犬管理和养犬行为,一个多月前,西宁市公安、城管、工商、卫生等部门发布加强犬只管理、规范养犬行为的通告,对2010年通过的《西宁市养犬管理条例》进行了补充,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家养犬只进行登记管理。

但就目前情况来讲,西宁市的养犬人大多还在等待和观望,仅有个别群众前来为所养犬只办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狗主人为啥不愿办证

李程军在工作中发现,西宁市大多数的狗主人不愿为宠物狗办理 “身份证”,养犬人的素质和责任心是为犬类办证受阻的重要原因。

“初次登记缴纳400元,以后每年年检费用为200元,对于家里有名贵犬只的群众来讲并不难推行,而更多位于城乡接合部的群众仅凭个人喜好养狗,喜欢养就养一阵,不喜欢养就遗弃了,并不愿意为所养的普通狗花费那么多钱。”李程军表示,要能给犬只上“身份证”,还需要强化市民的责任意识,提高市民公德意识。

说起给狗办证的事儿,市民魏女士表示,给狗办个“身份证”,要收好几百元的费用,即使办理了“身份证”,以后每年还要交年检费。但政府能给养犬者提供什么服务呢?不少养犬者与魏女士想法一致。在采访中,李程军表示,针对犬类管理的配套服务设施目前正在完善当中。

狗在小区内狂吠,严重干扰了居民的休息和睡眠;狗的粪便会污染环境;在街上溜达时可能吓着人或者伤到人……说起“狗患”,很多不养狗的市民会罗列一堆。

对于养犬者不理解的管理收费问题,不养犬的市民却表示很理解。他们认为,养犬管理需要人力、财力,养犬者不缴相关费用,难道要其他人为他们的狗、为多出的政府支出埋单不成?

“狗事”罚单一张未出

而“温情”的处罚措施,可能是狗狗“身份证”遇冷的另一个原因。

办理了养犬登记证,狗狗就有“身份证”,这是合法养狗和非法养狗的区别。对于没有办理养犬登记证,《西宁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在重点管理区内未经登记擅自养犬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并收容犬只,责令养犬人在7个工作日内补办登记手续;逾期未补办的,由公安机关没收犬只,并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然而实际情况是,来自养犬管理办公室的消息显示,《西宁市养犬管理条例》施行至今,公安机关未开出一张因“狗事”而起的罚单。

养犬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采用人性化的服务,主要工作手段就是劝说,或者在被投诉的养犬人家门口张贴通告,告知《西宁市养犬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李程军也表示,随着养犬登记工作的不断推进,第一张因“狗事”而开的罚单迟早会开出。

政府牵头整治,各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犬类专项管理

据了解,自《西宁市养犬管理条例》施行后,虽然养犬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做了不少工作,但给狗狗办理登记手续的市民并不多,目前西宁的绝大部分狗仍然没有“身份证”。

如何加强对犬类的管理,给有主人的狗狗上“身份证”,李程军表示仍然需要加强多部门合作。政府应该牵头组织犬类管理的专项整治,由城管、公安、畜牧、街道等各职能部门开展犬类专项管理,在重点限养区内治理无证养犬和养烈性犬、大型犬的问题,对遛犬不拴链、带犬进入公共场所等不规范的养犬行为进行查处,及时捕捉疯犬、病犬、流浪犬,避免造成伤害。犬只收容后进行公示,犬主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到养犬管理办公室办理养犬登记证并认领犬只。对流浪犬或病犬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而将整治活动常态化,逐步培养市民良好饲养的社会公德,这是治理 “狗患”的一项有效措施。

(记者/仓 烜 通讯员/陈 宁 何耀军)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