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法院强化审查不给造假者机会
两年揪出虚假诉讼50余起
记者4月12日从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常州市法院通过有效落实风险提示、法检联手、惩防并举等措施预防和打击虚假诉讼,两年来,已防范和查处虚假民事诉讼行为50余起,涉案标的额达2000余万元。
就在今年3月14日,金坛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遗产纠纷案中,当事人张某兄弟和黄某兄妹突然提出要调解结案,张某还主动要求承担诉讼费。这一异常举动引起法官警觉,追问下双方才道出了联手诉讼、损害第三人继承利益的实情。
常州中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张建文介绍,“刻意制造诉讼”大多与自身利益或损害他人利益有关,大体包括三种类型:获取非法利益类,如拆迁过程中,行为人为达到增加房产面积或者货币安置款的目的而进行虚假确权、虚假析产的案件;以诉讼为手段掩盖不当目的,常见于规避摇号、限购房屋政策等的债务纠纷、劳动争议纠纷;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类,如民间借贷案件、离婚案件等,具体表现为债务人与他人合谋虚构债务,达到不负、少负债务,或多分财产的目的。
据了解,为杜绝虚假诉讼进入法院,常州市法院加大立案阶段的审查、甄别,对当事人身份信息进行识别,防止以伪造身份进行诉讼。同时,加强审查,在庭审或询问过程中注重察言观色,发现原被告配合默契、调解协议达成异常容易等情形的,采取依职权调查取证、追加利害关系人等措施,不给造假者可乘之机。
常州中院还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加强防范和规制虚假民事诉讼行为的若干意见,形成了打击防范的合力。对于审判过程中发现行业管理漏洞,该院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给出具体防范建议。(记者丁国锋 通讯员肖天存)
·江苏淮安:将周总理“亲民”精神融入血脉
·江苏盐城启动“百案说法·村村行”
·江苏镇江:率先启动“标准化建设在基层”
·江苏:让法治之光照进百姓梦想
·江苏扬中:"民意警务"打通"最后一米"距离
·江苏徐州:未检干警接受心理咨询师培训
·江苏徐州:未检干警接受心理咨询师培训
·江苏海安:三项机制呵护患病在押人员权益
·江苏监狱舆情分析会:全力维护持续安全稳定
·江苏阜宁法院:“三心”服务显真情
·江苏溧阳四项机制畅通执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