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就备受舆论关注的“梅吉祥、梅吉杨案”,上海司法机关已组织专门力量对历次复查情况进行梳理,并将依法做进一步核查。推动该案重新进入司法核查的,是一位锲而不舍为之奔走7年的退休检察官刘炳华。他认定18年前梅氏兄弟被判故意杀人的该案“有巨大冤情”,费尽周折找到了所能找到的证人,认为自己已追到了“极可能的真正凶嫌”。
虽然此案是否真有冤情仍有待司法核查,但不管怎样,检察官努力推动司法纠错,让我们看到了制度设计的力量。
从制度设计上,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作为司法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侦查、审判和刑事执行工作实施监督。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公检法机关互相监督、互相约束,防止发生错误和及时纠正错误。
此前,推动“张高平、张辉叔侄强奸杀人案”得以平反的,也是一名默默坚守多年、推动案件再审的驻监检察官张飚。帮助当事人申诉沉冤,确如张飚检察官所言“是一名检察官应该做的”“正常的工作范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只有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问题,让公检法机关互相监督、互相约束的制度设计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和期待。
事实上,让制度设计有力,有赖于像张飚、刘炳华等司法工作者的坚守。他们基于责任、良知,基于对法律的信仰和对司法公正的不懈追求,彰显了制度设计的力量,给民众看到了司法公正的希望。
遭受近10年不白之冤的张高平,接受采访时说:“我真的坚信法律是严肃公正的,有好检察官,好人多。”
每一位忠于法律、恪尽职守的检察官、法官,都如同一束束光,将照出更多的公平正义。
·吉林省要求法院要坚持服务大局确保司法公正
·刘满仓:律师要在促进司法公正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检察官孙国宪生前不懈追求司法公正
·上海法院司法公正指数和透明度全国排名居首
·崔智友:抓好各项检察工作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贵州维护刑事诉讼格局确保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