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河北

河北任丘法院精品案的雕琢工序解构

2013-04-08 11:01: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波 

    近年来,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法院不断提升干警办精品案的意识,在强化审判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提升干警政治业务素质上下功夫,实现了无错案、无超审限案,案件发还改判率为0.2%。任丘法院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院”、“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等荣誉称号60多个,涌现了“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等省级以上先进个人18人次。

    ■向信息化要效率

    “千里索债路,举步维艰,此行燕赵觅青天。人传任丘好法院,未曾体验。恰遇周法官,愁眉得展,春风化雨润心田,名不虚传。”这是一位辽宁当事人对任丘法院立案庭法官周素英的赞誉。

    那是2012年8月20日,已近下班时间,一位白发老人来到任丘法院立案庭。老人面带愁容,唉声叹气。正准备下班的周素英扶老人坐下并递上一杯水,嘘寒问暖,予以安慰。

    交谈中得知,老人叫丁永,年逾七旬,家住辽宁省海城市。一年前,任丘一远房亲戚在海城做生意,向其借款1万元。为讨回欠款,老人几次往返任丘,几经周折,催讨无果。欠款人甚至扬言:法院我有硬关系,你告不了我!老人忧愤交加中来到法院。

    听完叙述,周素英知道被告在鄚州一带居住,应属该院鄚州法庭管辖,于是她通过远程立案系统,为老人立了案,使老人免受奔波之苦。

    远程立案系统,只是任丘法院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一个方面。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上,任丘法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自2003年开始,任丘法院便升级改造了局域网,实现了网络监控。所有案件一经立案,即录入到案件流程管理系统,案件的送达、开庭、审理、裁判文书制作等各个审判阶段,院长、庭长均可通过网络全程跟踪、全程监控。

    案件临近审限,网络会亮起黄灯预警,超审限的案件则亮起红灯警示,一目了然。对临近审限的案件,院长发出催办令,限期结案。10年来,任丘法院共发出院长催办令116个,从而使案件无一超审限,审限内结案率达100%。

    2007年,任丘法院建成了河北全省第一个数字化法庭,随后两年,实现了网络庭审。5个基层法庭和所有审判庭全部建成为由视频系统、音频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具有举证、全程录音录像等7项功能的数字化法庭,使审判效率和档案利用得到了显著提高。

    2008年,任丘法院整合资源,实现了网络审批。实行远程立案,将院机关立案大厅与5个基层法庭的立案室进行网络连接,当事人可就近立案,主管领导进行网上审批。对已批准的裁判文书,通过电子签章系统,经过庭长、分管副院长审批程序,进行远程签章,方便了群众诉讼。

    2012年,任丘法院各基层法庭共立案1128件,全部实现网上审批,电子签章裁判文书862份,平均节省往返时间一天,节约诉讼成本9000多元。

    任丘法院积极顺应审判信息化的新形势,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使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审判工作的科技含量大大增加。

    10年来,任丘法院累计投入500万余元,建成了覆盖全院的微机局域网,实现了与5个基层法庭的光纤联网,做到了数据共享和高速、及时交换。

    任丘法院依托法院内网,建起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推进系统、法律法规查询系统、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专用软件系统、庭审视频直播系统等,实现了审判管理流程化、庭审公开化、审委会研究案件规范化、办公无纸化,有效提高了审判效率。

    “任丘的数字化法庭标准高、样式新,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在全市法院推广。”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章文忠在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

    “庭审失范、裁判文书带错出门、案卷整理和装订不合格等等看似不起眼的问题,也足以引发社会、老百姓和当事人对法院司法公信力的合理怀疑。小失误会引发大麻烦。大家在工作中务必精益求精,以办好每一起案件、抓好每一个审判细节、做好每一个当事人的释法明理工作来提升审判质效。”任丘法院院长刘建彬在2012年年初的审判管理通报会上这样说。

    坚持案件评查,不让有“病”案卷进入档案室,这是任丘法院抓得最细、最精的工作。他们成立了案件评查室,制定了案件评查办法。每月由各业务庭将审结的案件卷宗报送评查室,评查室从诉讼程序、实体处理等6个方面逐项评查。

    案件评查室每月编发一期通报,将案卷中查出的问题,所涉及的办案人、办案庭进行曝光。

    对查出的问题,按照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进行分类,由分管副院长召集责任庭、责任人进行整改谈话。限期整改后,再交由案件评查室进行评查,无误后方可入档。

    评查中,对连续两个月出现问题的,由案件承办人在全院干警大会上就所涉及问题发生的原因、相关规定、整改措施进行解释说明,并做出检查,所在庭庭长公开进行自我批评。

    同时,每季度对已评查的案卷组织一次复查,如发现卷宗仍存在问题,由评查人说明原因,并就如何整改做深刻检查。先后已有11个法官和3个庭长做了检查。

    对因案卷存在问题,形成申诉、再审和上访的,对在评查中多次出现问题的,对认识态度不好、拒不整改或拒不做检查的,追究有关人员和业务庭的责任。在给予一定经济处罚的同时,还要取消责任人、责任庭的评先评优资格。先后已有2人被罚款,2个庭被取消了评选先进集体的资格。

    源头治理,确保审判质效达标,这是任丘法院领导班子的共识。任丘法院不断加大案件质量监管力度,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案件质量情况点评会,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

    该院在法院办公楼内和院门口安装了两块电子显示屏,每月公开通报各庭、各法官的办案质量排名情况,通过这种形式纠正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上下联动,构建现代化考核和追责体系,这是任丘法院抓好审判质量的重头戏。2010年,经过两年反复调研论证和修订完善,任丘法院制定了《基层人民法院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审判管理和司法绩效考评管理等6大管理系统、5000余项规范和标准,实现了对基层法院审判等工作的全覆盖和无缝隙管理。

    政工部门按照该体系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办法》,将案件质量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内容,进行量化、细化。

    每月先由法官自评打分,有关庭室核实,后交政工部门考评记分,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兑现奖惩。纪检监察部门建立了以违法审判责任追究为中心的追责机制,制定了《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规范》、《瑕疵案件责任追究工作规范》等,细化了评判和处罚标准,对违法审判的责任人和所在庭,区别情况,追究责任。

    向培训要素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任丘法院案件数量连年以7%左右的速度递增,但干警数量却没有增加。2012年该院法官人均结案达到151件,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

    为保证案件审理公正高效,任丘法院从提高队伍素质着手,紧密结合法院的工作特点,创新培训方式,深入开展全员岗位大培训活动。

    自2007年以来,任丘法院相继与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大学等5所高等法律院校联合建立了法学实训基地,邀请专家教授来院开展前沿理论讲座。还深入开展“法官讲堂”活动,组织资深法官为全院干警传授审判经验,共享办案技巧,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带动法官队伍司法水平整体提升。2012年,该院执行一庭庭长及英杰、民二庭庭长胡爱国等13名资深法官16次登上讲台与全院干警分享了调解、执行、文书制作、司法礼仪等方面的经验技巧。

    在保证法律规范的正确适用方面,任丘法院还积极做好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

    今年1月,该院副院长檀金录、刘忠强分别就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为全院干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讲座。

    为鼓励干警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文化层次,任丘法院还出台了培训奖励办法,支持干警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高层次学历教育。目前,全院干警法学本科以上学历达到了91%。

    在着重抓好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任丘法院将廉政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思想上牢牢筑起拒腐抗变的防火墙,促进干警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任丘法院率先在全市法院系统建立了廉政教育基地,纪检组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政法干警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制成图文并茂的展牌,组织全院干警观看;结合本院受理的枉法渎职典型案例,组织全院干警认真查找影响司法不公、不廉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每年进行一次廉政格言警句创作征集,每周向干警发送一次廉政短信,用警示教育文化浸润干警心灵。

    “把审判工作作为一件艺术品去雕琢,是一种境界;把办精品案上升到理性去思考,是一种水平。法院的这种做法,对党委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与稳定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这是任丘市委书记刘金辉在任丘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报告上的批示。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河北廊坊启动“平安社区”创建活动
·河北张北县检察院:整顿纪律作风落实“八项规定”
·河北张北检察院整顿纪律作风落实八项规定
·河北唐山:清明假期助渔忙
·河北沧州:社区警务室有个“民生办”
·河北保定严打“沙霸”违法犯罪

·河北保定严打“沙霸”违法犯罪
·河北三部门联合开展“护校安园”活动
·河北滦县法院法警勇擒窃贼受称赞
·河北乐亭服务空巢老人工作制度化
·河北廊坊多举措整治市区交通秩序
·河北唐山自主研发移动警务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