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深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细化社区民警工作标准,不但让社区民警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还能够自觉、安心地扎根社区。2012年,全市命案和抢劫、抢夺等案件同比下降13.2%、24%、15.2%,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武汉:标准化提速社区警务
3月11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黄鹤楼派出所辖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件。案发后,专班民警在嫌疑人的活动区域展开重点排查。徐家棚派出所秦臻社区民警钱辉盛仅凭一张模糊截图,就认出嫌疑人为其辖区内人员,这起入室抢劫案件从而迅速告破。
“这是基础工作有力服务现实工作的一个缩影。”武汉市公安局副局长夏建中告诉记者,从去年3月开始的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社区民警工作标准,社区民警不但知道干什么、怎样干,而且自觉、安心扎根社区,使社区治安防控能力大幅提高,破案打击效能倍增。2012年,110日均接警量由1.2万起回落到1万起以内,命案、抢劫、抢夺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 13.2%、24%、15.2%,命案破案率达95.7%,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社区民警有了落脚点】
把警务室建成社区民警的“根据地”
全市已有1239个这样面积统一、外观统一、服务设施统一、工作时间统一的“四统一”社区警务室
记者近日探访了武汉市公安局的多个社区警务室,它们都设置在群众办事较为方便的位置。主城区的社区警务室面积一般不小于15平方米,新城区的一般不小于20平方米,警务室的外观与派出所外观标准一致,门口正上方的标志牌蓝底白字,格外显眼。大门两侧的公示牌上,社区民警的相片、姓名、联系方式和工作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一侧的警务公开栏里,张贴着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安全防范知识、一周社区警情等便民服务事项。
走进警务室里,桌椅、电话、电脑、资料柜、装备柜等办公设施一应俱全。墙上悬挂着社区民警工作职责、社区警务示意图、社区警务室公安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资料柜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工作记录台账。
据介绍,社区民警每周一至周五在社区工作,警务室每周一至周五8时30分至11时30分、14时30分至17时30分,每周六9时至16时开门接待群众。警务室由社区民警和治安辅助力量轮流值班,其他时间则根据群众需求,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警务室还连接了公安网、政务网,建立了网上警务室和“社区技防监控平台”,群众可通过网上警务室与民警在线交流,预约办事。
按照武汉市公安局制定的 《社区警务室建设标准》,目前全市已有1239个这样面积统一、外观统一、服务设施统一、工作时间统一的“四统一”社区警务室。社区民警有了根据地,群众家门口建了小派出所。民警欢迎,群众高兴。
【社区民警知道干什么】
10项工作标准为社区民警指明方向
社区民警下社区后心中有数,人口登记质量和数量都大幅提高
吸毒人员段某小时候曾在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西马派出所辖区内居住,后举家迁往硚口区,但经常往返两地。去年4月,西马派出所社区民警席道国找到了段某在硚口区的户籍地,按居住地管理将其列管并在网上做了登记。2012年10月17日,西马派出所辖区渣家路街面突发一起伤害致死案件,段某为嫌疑人。刑侦民警通过段某的登记信息找到了他的家人。巧的是,去年5月,江岸分局花桥街派出所社区民警曾将一名为段某芳的女性登记为暂住人口,段某芳为段某的姐姐。两条信息碰撞在一起,案件很快被警方侦破。
以巡查中采集信息为主要工作方式,是武汉市公安局 《社区民警工作标准》中的一条。这个成功的案例,就是社区民警执行这条标准的战果。“我们下社区后心中有数,明确知道要干什么。”一位受访社区民警表示,市局出台的《社区民警工作标准》,为他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应全日制到社区工作,应着装到社区工作,应遵守社区工作礼仪,应遵循基本工作流程,应以警务联勤方式在社区工作,应以巡逻巡防巡查中采集信息为主要工作方式,应参与社区内110警情处置,应整合社区10种治安群防资源,应建立网上警务室,应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让前来办事的群众都找到满意答案——社区民警们对这10项工作标准耳熟能详。
“您好,我是社区民警×××,想向您核对一下户口、并了解一些情况、征求您的意见。”武汉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万红表示,这种社区民警走访居民时使用的标准语言,以及进门前要敲门、告辞时应向居民的支持配合表示感谢等,是从一些优秀社区民警的工作方法中提炼出来的,这不仅是警务礼仪,也是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对社区民警的习惯养成、工作效果帮助很大。
据统计,实行社区民警工作标准以来,社区民警人口登记质量和数量都大幅提高。仅以流动人口为例,2012年武汉全市注销146万人、新登180万人,库中现有260万人,保证了信息鲜活。
【社区民警知道怎样干】
“一网通”信息平台定格社区警务工作
实现了社区警务工作的“一站式展示、一站式提醒、一站式操作、一站式考核、一站式研判”
武汉市公安局根据社区民警10项工作标准,研发了社区警务工作平台,实现了社区警务工作的“一站式展示、一站式提醒、一站式操作、一站式考核、一站式研判”。标准统一的工作流程,解决了社区民警怎样干的问题,满足了信息流、业务流、管理流“三流融合”的要求。
武汉市公安局户政处信息科民警为记者演示了社区警务工作平台的主要功能:点击进入汉阳分局翠微街派出所火车站责任区,在“人员见面”项目,图标右上角显示数字3,表示该辖区有3名人员需要完成见面工作,其中系统还显示另一社区人员施某要在6天内见面。
信息科民警介绍,平台将社区民警有时效要求的工作任务,以“见单派活”形式进行“一站式提醒”;将社区民警常用的8个信息系统数据自动关联,社区民警日常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能够“一站式展示”。同时,平台设计采用“工作一网通”的操作方式,实现单点登录、全面操作、规范操作,既告知社区民警做什么,又引导社区民警怎么做;与市局“一网考”系统对接,实时对社区民警各项工作情况进行计分,自动实现对社区民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黄陂分局滠口派出所所长胡小军反映,现在坐在所里,就能掌握社区民警工作完成和考核情况,综合研判后发布指令,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干好干坏不一样】
考核内容检验社区民警真实工作水平
将社区民警工作细化成42个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作为民警评先、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
近日,记者随武汉市公安局户政处外来人口管理大队大队长肖世荣及2名民警,突击考核东湖风景区分局磨山派出所新磨山社区民警,考核组随机抽取10名外来人员情况,到社区警务室比对,发现其中3人社区民警虽然做了登记,但没按时录入上网。按照《社区民警考核办法》第34条规定,这名社区民警被当场扣掉1.5分。
“统一的社区民警考核标准,解决了以往社区民警考核失之于软、流于形式的问题。”武汉市公安局户政处政委曹以立介绍,《社区民警考核办法》将社区民警的工作细化成42个考核项目,通过社区民警“一网考”系统,将社区民警日常所开展的工作,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考核评分,在社区警务工作平台上展示。
武汉市公安局及各分局分别成立社区民警工作考核专班,对社区民警工作实行月度考核,规定项目考核占80%,派出所自主考核项目占20%。按治安复杂程度将社区分为ABC三类,不同类型社区有不同的难度系数。同时,还规定了加分和扣分的情形。比如,对辖区维稳事件、重特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提前上报预警信息的,每起视情加5至10分;录入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每条扣10分。
考核结果作为民警评先、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洪山分局人口大队大队长刘洪斌介绍,除市局每年集中表彰一批“社区民警标兵”和“优秀社区民警”外,分局将考核结果与绩效目标奖挂钩。同时,分局对没有达标且排名末位的社区民警,当月由派出所所长对其诫勉谈话;连续两个月的,由分局领导诫勉谈话;连续3个月的,民警离岗培训。
【社区民警能够专心干】
“四不”措施减轻社区民警负担
不参加派出所早晚点名、不参与派出所白天值班备勤、不负责社区外接处警、不承担破案等指标任务
在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紫阳路街派出所起义门社区警务室,社区民警方文现场向记者演示了社区民警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每天早上,社区民警到社区警务室接受派出所视频点名,根据社区警务工作平台上的工作提示,到社区采录人口信息、回访案件、调解纠纷、开展重点部位巡查,然后将工作过程中采集的信息录入公安网,17时将次日工作通过社区民警勤务报备系统进行报备。
“不参加派出所早晚集中点名、不参与派出所白天值班备勤、不负责本社区以外110接处警、不承担破案及打击处理指标任务,我们可以静下心来耕耘自己的‘责任田’了。”一位受访社区民警谈起市局的“四不”措施,很是欣喜。
谈起原来的警务机制,有社区民警反映,一天3次到所里点名,还要参加所里的白天值班备勤、处理110报警等,有时还要办案。一个星期最多下辖区2次,不是不想呆在社区,而是确实没有时间。
做强基层、为基层民警彻底减负,武汉市公安局在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中作出一系列硬性要求:
——增加派出所和社区警力。下达硬性指标,明确派出所警力达到分局警力的60%以上,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的40%;制定市局、分局机关警力分批下沉计划,将700余名45岁以下无两年基层工作经历的民警充实到派出所;调整编制结构,将市局直属编制精简50%,4679名警力充实到分局、派出所;明确新招录民警除专业技术等特殊人才外,全部充实到派出所。目前,全市派出所警力达到8000余人,其中社区民警3200余人。
——实战警力派驻一线。将660名市局巡逻民警下派到各分局,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接处社会面上的110警情;将430名特警派驻到7个主城区分局,履行维稳职能;将12个区交通大队由市局直管调整为市、区两级管理、以区管理为主,加强街面交通和治安管理。
——社区民警真正“专”起来。规范派出所内设组织,主城区、新城区城关和开发区的派出所按社区警务队、治安巡逻队、刑侦队、指挥研判室“三队一室”设置,其他派出所根据实际情况,按“二队一室”或“一队一室”设置。一般性警卫、安保任务由分局机关、轮训轮值力量承担,市局支援,原则上不抽调派出所民警。实行社区民警“全日制”在社区工作,推行驻区工作制、弹性工作制、警务联勤制,落实“四不”措施,确保社区民警所有工作在社区内开展。
【社区民警能够安心干】
“位子”和“袋子”都有所获
170个派出所明确为副处级规格,占全市派出所总数的71%;派出所记功嘉奖比例占全局总数的65%以上
汉口车站派出所教导员祝海波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笑话”:上级机关的一位年轻处长到基层检查工作,发现一位花白头发的社区民警汇报工作时 “一口清”,警衔却只是三级警督,便悄悄地问他“是不是犯过错误”。
“过去基层民警普遍患有‘副科病’,有的干一辈子,也达不到副科,所以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现在政策保障凸显‘基层第一’导向,光我们所就有4名民警解决了二级警长(相当于副处)职级,我就是提了半级从分局下到所里的。”祝海波说。
武汉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邹耘介绍,市局积极争取获得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出台了《武汉市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一级警长和二级警长按照政法专项编制的20%设置,三级警长以下职务实行任职资格管理,不受职数限制。将主城区、新城区城关和市级开发区共170个派出所明确为副处级规格,占全市派出所总数的71%。
政策导向使基层民警“位子”和“袋子”都有所获。据统计,在武汉市,分局民警年均收入高出市局民警2万元以上,派出所记功嘉奖比例占全局65%以上,社区民警记功嘉奖占派出所的40%以上。
为吸引优秀民警到艰苦岗位实践锻炼,促进重点复杂社区治安状况好转,武汉市公安局各分局先后排出100个重点复杂社区,确定该社区1至2年防控工作目标,在分局民警中进行公开竞岗,民警上岗后达到预定目标,分局兑现相应政治待遇和物质奖励。去年,100个重点复杂社区发案较前年下降2.3%。
江岸区新建社区是全市十大案件高发区之一,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甚至连这里有人家里刚刚炖好的排骨汤也会被人端走。江岸分局二七派出所民警刘顶利去年4月竞岗上任后,短短时间就使辖区治安得到了好转。居民看到他工作起来像头牛、管理出租屋很得力、查处治安问题很给力,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牛顶力”。武汉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赵飞说,用了一个“刘顶利”,好了一个“城中村”。(记者 郑宗昌 秦千桥)
·湖北武汉:检察建议直指信息管理漏洞
·武汉警方破获今年公安部督办特大贩毒案 缴获26公斤冰毒
·湖北武汉去年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7件61人
·武汉城市绿化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武汉今年为流动人口办“十件实事”
·武汉江岸:对一起民事调解案提请抗诉被采纳
·武汉江岸:对一起民事调解案提请抗诉被采纳
·湖北武汉:网上作战 精确打击
·湖北武汉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
·湖北武汉施行国内首部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武汉创新嫌疑人诉讼权利告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