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惠民和谐曲
——镇江市司法局推进民生改善行动计划侧记
“目前,‘绿丝带’行动扩容工程已经启动,司法惠民服务站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近日,在镇江市司法局民生改善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推进督查汇报会上,他们的工作力度及成效得到了督察组的高度评价。
镇江市司法局长殷敏告诉记者:今年,镇江全市吹响了“四大行动计划”的前进号角。在民生改善计划的75个项目中,该局申报的四项名列其中,成为全市的重点项目。司法行政在镇江创新争先的浪潮中彰显职能、保障民生,奏响司法惠民的精彩乐章。
司法惠民建设的“硬指标”
“我们将司法惠民服务站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着力推进,确保30%以上村(社区)在年底前建立司法惠民服务站。”日前,镇江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就司法惠民服务站提出了“硬指标”。
法治惠民的落脚点就在基层。但基层村居和广大老百姓需要什么?司法行政能为基层做些什么?哪些活动才能扎根基层,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呢?在深入思考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镇江市司法局提出了推进司法惠民服务站建设的新目标。据介绍,司法惠民服务站依托基层村(社区),除了开展法制宣传、矛盾调处、公证援助等综合性法律服务外,司法惠民服务站还将积极与法院在村(社区)建立的诉讼服务点通力合作、携手服务,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联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基层村居打造法治、和谐的发展氛围。
“绿丝带”飘向万户千家
每周二下午,在镇江阳光世纪花园社区,人们总能看到“绿丝带”志愿律师的忙碌身影。自进驻社区后,律师孙亮主动参与社区矛盾调解工作,法律专业的功底和长期积累的调解经验,使得他“首席调解员”名号很快在社区居民中间传开,甚至周边其他社区的居民也慕名找上门。
从2月份开始,镇江司法局积极启动法律服务“绿丝带”行动的扩容工程。计划到7月份,实现法律服务“绿丝带”的主城区覆盖率高于90%、各辖市及丹徒区覆盖率超过50%的目标,逐步在全市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他们紧紧抓住活动质效的提升,组织有关村(社区)来到活动展开好、基础设施优、工作热情高的结对社区,开展“社区广场法律集市”“法制流动大讲堂”等活动,推进“绿丝带”行动在各地均衡发展。此外,他们还将通过打造“绿丝带”行动的示范律师工作室、评选表彰优秀律师志愿者等一系列举措,推进社区法律服务“定时+即时”运作模式进一步成熟,促使律师执业为民意识和法律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使法律服务“绿丝带”行动真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认可、广大基层群众赞誉的法治惠民“实事工程”。
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空
62岁的江桂明没想到自己会被医院告上法庭。2011年12月的一天,老江在下班途中被一辆混凝土罐装车撞伤,全身上下十多处骨折,欠下了医院一笔不菲的医药费。虽经认定对方司机全责,但是肇事方在由保险公司赔付十多万元后就再没出一分钱。老江说:“现在医院要付我20多万医药费。而我老伴已经过世,儿子儿媳都有残疾靠低保生活。上有92岁的老父亲,下有小孙子要上学,我的家庭条件根本付不起这么多的医药费。
万般无奈之下,老江找到丹徒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法律援助律师郭江平对老江的医疗合同纠纷进行免费代理。郭江平经过与医院沟通协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与此同时,郭江平积极代理起诉肇事方,要求对方进行经济赔偿,并最终通过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得到的赔偿款,偿付了拖欠医院的医疗费,彻底解决了老江的困境。
“近年来,我们一直以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推进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工作,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去年,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241件,同比增幅达24.3%,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殷敏表示,他们今年将狠抓法律援助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力争实现省级示范窗口“满堂红”;进一步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加强法律援助专职律师及志愿律师的业务培训,提升案件办理质量;适度放宽经济审查标准,将更多经济困难人群纳入援助范围;继续完善“点援制”、预约服务等便民措施,让更多有需要的弱势群众享受到专业、便民、贴心的法律援助服务。(记者 郑 弋 通讯员 郑思轩)
·江苏泰州海陵人民监督员现场督察执法办案
·江苏徐州铜山拘留所报道引起社会关注
·江苏淮安清浦法院科学量化管理激发活力
·江苏多位省领导肯定检察工作
·江苏警员反扒被刺十几刀年近五旬仍勇敢擒贼
·江苏常州:依托警务转型推动平安建设升级
·江苏常州:依托警务转型推动平安建设升级
·江苏首例开庭审理的强制医疗申请案在医院进行
·江苏镇江润州:居民进法院“拉家常”
·江苏泰州姜堰警方基层基础工作转型升级
·违反人身保护令 江苏开出首张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