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要闻

公安部:我国公安优抚政策体系已经健全形成

2013-04-01 10:11: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 

    目前,一个比较符合公安职业特点、体现党和国家从优待警方针的优抚政策体系已经形成,伤残、牺牲和病故公安民警的抚恤待遇大幅度提高,优待措施进一步完善,抚慰机制逐步健全。

    据公安部有关部门统计,1981年至2012年,全国公安机关先后有11286名民警因公牺牲、164250名民警因公负伤;近5年来,全国平均每年有441名民警因公牺牲,平均年龄只有42.8岁。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公安民警抚恤工作,继1996年11月出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2004年公安部和财政部联合建立特别补助金和特别慰问金制度后,公安部积极参与《烈士褒扬条例》等优抚法规政策的修订、制定工作,2011年8月,《烈士褒扬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正式实施,公安民警抚恤待遇大幅提高。据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工资抚恤处负责人介绍,据测算,当前公安烈士抚恤待遇达100余万元。同时,公安部积极推动出台多项优待政策,争取相关部门制定了普通公安院校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政策。截至目前,全国普通公安院校已招收公安英烈子女800余名。

    各级公安机关大力加强英烈基金会(基金)建设,目前,全国共有29个省级公安机关设立了基金会(基金),成为公安优抚工作的重要补充。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先后为1.9万余个公安英烈、特困民警家庭发放抚慰金、补助金1.7亿元,并陆续开展了十年万名“助学工程”、英烈子女(夏)冬令营等活动。

    比较符合公安职业特点的优抚政策体系已经形成

    公安烈士抚恤待遇100余万元全国普通公安院校已招收公安英烈子女800多名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公安机关都高度重视公安民警的抚恤工作,在政策设计、待遇标准等多方面给予了优待。伤残、牺牲和病故公安民警的抚恤待遇大幅度提高,优待措施进一步完善,抚慰机制逐步健全,目前,一个比较符合公安职业特点、体现党和国家从优待警方针的优抚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在解决伤亡民警及其家庭的困难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继2004年公安部和财政部联合建立特别补助金和特别慰问金制度后,公安部积极参与《烈士褒扬条例》等优抚法规政策的修订、制定工作。2011年8月,《烈士褒扬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正式实施,公安民警的抚恤待遇比以前大幅度提高。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工资抚恤处负责人说:“按国家层面的政策测算,当前公安烈士抚恤待遇100余万元,略高于其他公务员。如果加上地方性的抚恤补助,抚恤待遇更高。”

    此外,公安烈士、牺牲民警子女的入托入学问题受到了公安部领导的关注。2000年4月,公安部积极争取教育部的支持,与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公安院校招收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的暂行规定》,截至目前,全国普通公安院校已招收公安英烈子女800多名。2005年,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实行《人民警察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以切实保障残疾人民警察、烈士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的合法权益。

    按照这一暂行办法,烈士子女入学入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在公办学校学习期间免交学费、杂费,对其中寄宿学生酌情给予生活补助;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时,降20分录取;报考普通或成人高等学校的,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降分幅度不得超过20分;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的,招生时降10分录取。

    九次英烈子女夏(冬)令营活动让孩子们永生难忘

    今年初,公安部领导登门慰问牺牲民警家属去年,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发放各类抚助金1620多万元

    今年1月12日至2月5日,公安部组织开展了以“走基层、察民情、访民警、保平安”为主题的走访慰问基层活动,公安部党委把走访慰问的重点放在基层,重点选择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安全保卫任务重或者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单位,重点看望慰问贡献大或者困难多的公安英模、伤残特困民警、因公牺牲民警的家属,传达了部党委的关怀,激励了公安队伍。

    公安部党委成员和各局局长分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慰问了115位公安英模、伤残特困民警、牺牲民警家属。1月12日,郭声琨部长来到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亲切慰问了二级英模、芒市公安局因公伤残民警靳保忠同志以及二级英模、昆明市公安局便衣分局因公牺牲民警马良昊同志的家属。

    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自2003年成立后,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公安英烈家庭送去了温暖与希望。仅2012年,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就募集资金(含增值收益)1780多万元,先后发放抚恤补助金、困难补助金、助学金、慰问金等2700多人次、1620多万元,较好地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务,为抚慰民警、凝聚警心、弘扬正气、激励斗志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还开展了十年万名 “助学工程”,每年帮助1000名英烈或特困民警子女,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发放助学金,英烈子女考上大学后另外给予一次性补助金。据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秘书长张存斗介绍,2005年以来,基金会已发放助学金750多万元,累计帮助英烈子女、特困民警子女8300多人次。

    公安英烈子女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已经成为很多公安英烈的孩子成长记忆中的一段难忘经历。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获得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交流中,孩子更加理解父亲的职业,理解父亲的选择。

    到目前为止,公安部共组织了5次全国英烈子女夏令营、4次冬令营活动,6次赴俄罗斯访问,接待了6次俄罗斯来访。

    全国已建成十个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实验中心

    大力加强从优待警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建立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危机干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公安民警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不断加大,身心健康受到严峻挑战,患重大疾病的民警增多,因积劳成疾去世的民警人数呈居高不下的态势,影响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在公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但警力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既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又切实保护好民警的身心健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公安部和各地公安机关将优抚工作提前,在身心健康保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为保护民警心理健康,2005年10月,公安部专门成立全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及服务中心,加强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咨询、日常保健和问题矫治方面的主阵地作用;组建心理健康工作专家组,深入基层面对面地为民警服务。2009年4月,公安部政治部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省级公安机关和警力超过3000人的市级公安机关设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全面展开。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公安机关建立起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为广大民警、辅助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目前,10个全国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实验中心已经建成,研发了民警职业心理能力测评软件,各地把心理素质测评作为统一招警的必要环节。

    在身体健康方面,公安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民警身心健康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养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特别是在侦办重大刑事案件、处置重大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执行重大安保任务等重大紧急任务结束后,各级公安机关采取轮休、集中休整、安排年休假等形式,安排民警休整。近年来,公安部专门设立了公安民警健康促进基金,组织开展“关爱民警健康基层行”和“行走日”等活动。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