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惠州市公安局获悉,2012年9月,惠州公安开展以“110”接处警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惠民110”城市名片创建工作,着力增强“110”接处警工作的“软实力”和“硬环境”,大力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半年来,已获得市民的广泛认可。
“110接处警是公安机关执法执勤的第一工序、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展示形象的第一窗口、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第一手段,是牵动公安机关‘听民声、解民忧、保民安’的‘总开关’,我们就是要以110接处警工作的‘一枝独秀’,带动起公安工作的‘满园春色’。”惠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负责人说。
“110”及时调动各警种合成作战
2013年2月18日12时51分,惠州110接警员孙文斌听到别的接警员接到市民报警称,有人在西枝江大桥上面被抢。
该接警员正在记录接警事项时,12时56分左右,孙文斌接到另一市民的报警电话,称看见一名行色可疑的男子。孙文斌凭着敏锐的职业预感,判断该可疑男子可能就是抢劫女包的嫌疑人。
根据市民的报警情况,惠州110调度中心决定,通知河南岸派出所民警前往嫌疑人所在地,并通知路面上的两个巡警中队和下铺派出所的民警前去抓捕嫌疑人。
13时11分,嫌疑人走投无路之下把自己锁在了公厕里面,成为警方的“瓮中之鳖”。
孙兴柱介绍,通过110的指挥调度打破案件管辖权,及时、合理调动各警种参与围捕犯罪嫌疑人,一个路面抢夺的案子轻松告破,这归功于110的指挥充分发挥了各警种合成作战的效应。
便民利民急办证件可电话求助
惠州“110”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拓展服务深度。
“今后老百姓钥匙忘带开不了锁、节假日遇到紧急事件需要办理出入境证件,都可以拨打‘110’求助。”该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进一步规范全市开锁行业的经营秩序,并将开锁企业备案情况提供给110指挥中心。
接到群众需要提供开锁服务的报警求助后,110即时提供开锁企业电话号码或直接联系开锁企业上门服务。
路灯杆报警定位24小时视频巡逻
由于报警地点不清晰而影响出警效率,惠州警方加快“110路灯杆报警辅助定位标识”建设,力争尽快完成市区20000根路灯杆报警定位标志,解决辅助报警、出警定位问题,并延伸服务于群众的交通、急救等日常生活。
此外,惠州公安机关正在推广“可视化报警、点对点指挥”新型接处警模式。以现有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选取惠州市区平湖门、江北丽日购物广场两处人流较为密集地方的视频监控杆安装报警对讲系统为试点,逐步扩大这种新型接处警模式。
110指挥中心监控员利用遍布全市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对一些治安复杂场所,大型购物广场、车站、公园等人群密集场所,案件高发部位进行24小时不间断视频巡逻,及时发现有关警情,第一时间指令巡警、派出所民警到场处置。
微博寻人警民合作找回失踪儿童
近日,惠州市110指挥中心把一则寻人启事发到了“惠州公安110”微博上。微博发出后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300多名网友对此进行了转发,通过热心网友的帮忙,最终寻回离家出走的儿童。
据悉,“惠州公安110微博”于去年9月27日开通。
“目的是想通过这种网络形式,和市民直接接触,更好地关注民生、民情。”110指挥中心调度科副科长黄广惠希望把微博建设成警民交流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