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天津

1500余名优秀建设者在天津“安家”

2013-03-22 09:16: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构建了三级体系、三种模式、三层保障的“3+3+3”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服务与管理相融、措施与目标相接、保障与需求相适应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路。

    “3+3+3”模式的成效如何?数字最具说服力。2012年以来,1500余名符合条件的优秀外来建设者落户天津,全市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100%享受同城待遇,15万外来人口子女在天津接受义务教育,193万外来建设者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

    三级体系,“一站式”服务全覆盖

    近年来,天津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天津市流动办”)不断建立完善了“区县、街乡镇、社区和大型建筑工地”三级服务管理流动人口体系,形成了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格局,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管理的全员覆盖、全域覆盖。这些服务中心(站)也成为流动人口的“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区县人口服务管理中心20个,街乡镇流动人口服务站259个,社区(村)和大型建筑工地、用工单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分站209个。

    面对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新期待,天津市不断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待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幸福感,天津市流动办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待遇、均等化服务,出台了20项保障“同城待遇”的具体措施。工作中,全市各级教育、公安、人力社保、共青团、妇联等职能部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平等就业、劳动保障、医疗卫生、权益保障等制度体系建设,实现了整体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7年,大学毕业7年的孙久强从深圳调到天津中海油田工作。他的工作出海一个月,休息一个月,漂泊许久的他非常渴望能有一个安定的家。2012年,孙久强有了一个“新身份”——天津市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被批准落户天津,同时解决了在天津买房和孩子上学问题。没有后顾之忧的孙久强积极投身到滨海新区建设中。

    三种模式,让流动人口有了家

    24岁的小张从外地到天津找工作,住进了24小时求职公寓。这里不仅免费为他提供就业指导,还管食宿,仅半天时间,他就找到了一份电子装配工的工作。

    随着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流动人口也不断增多。因此,天津市滨海新区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构建了符合不同流动人口群体的公寓式、集宿式、散居人员三种工作模式。

    为满足各类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居住需求,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投资等多种方式,集中建设了24处高级人才公寓、白领公寓、蓝领公寓等各类公寓。各类公寓实行区政府、产权单位、物业公司和承租企业四方共同管理,形成了管理主体联动化、管理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方式精细化的“四化”管理模式。近年来,所有公寓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针对流动人口多的实际情况,滨海新区政府在大项目、大建筑工地集中的区域,建设了一批面积超万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的临时住房 “建设者之家”,同步配套了银行、超市、通信营业厅等商业和公用设施。为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各建筑单位在施工队伍中选出 “民管员”,成立了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建立了治保小组和治保会。同时,设立了由城建、综合执法、街道综治、辖区派出所、工地项目部等10余个部门组成的综合服务办公室,开展全方位“零距离”服务。

    滨海新区还积极探索 “以业管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流动人口动态化管理模式。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用工谁服务”的原则,每500名流动人口配备1名协管员的标准,在社区和用人单位组建了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把治安防范、矛盾调处、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等服务管理责任落实到用工企业和出租房屋业主,强化了责任落实。

    三层保障,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保障个人权益、共享发展成果”,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天津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始终坚持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对待、同服务、同管理,建立了救助帮扶、法律援助教育、激励保障等多层次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了流动人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天津市流动办组织相关部门深入流动人口聚集地、企业及建筑工地进行走访慰问,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需求,倾听意见建议,办实事送温暖。与此同时,还组织开展 “进城务工人员春节联欢会”、“捐资助学和关爱外来务工子女”等活动,帮助流动人口解决了一大批实际困难。

    为了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天津市滨海新区流动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成立了“流动人口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和 “流动人口法律咨询服务站”,公布流动人口维权服务热线电话,同时,采取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司法工作者讲座、发放宣传品、举办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流动人口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为了使流动人口安心、顺心、舒心地工作和生活,制定出台了《关于为滨海新区优秀建设者解决户口问题的暂行办法》。2012年以来,为符合条件的1500余名优秀外来建设者解决了天津户口,同步解决了住房、家属随迁和子女入学等问题。目前,滨海新区152所中小学为外来建设者子女提供免费就读。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内蒙古二连浩特:三大支撑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制定流动人口管理法
·内蒙古乌海创新流动人口管理
·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管理不能用"西瓜刀"要用"手术刀"
·天津:流动人口管理要用“手术刀”

·天津:流动人口管理要用“手术刀”
·绵阳高新:创新“五种模式”强化流动人口管理
·陕西神木公安流动人口管理底数清
·四川绵阳创新“五种模式”强化流动人口管理
·把流动人口管理好 才能取得治安工作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