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在那遥远山村派出所里有一群电影人

2013-03-21 13:58: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他们随时要处警,他们服务老百姓,他们齐心协力开动脑筋把这拍成微电影

    “冒着卖白粉的险,挣着卖白菜的钱去拍电影。”这是吴波在QQ签名上,写下的一句自嘲。

    2011年,吴波的第一部微电影《我们派出所故事》诞生了。制作人马就是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英川派出所的民警与协警。吴波是所里的一名协警。只不过如今,同事们更乐意叫他“吴导”。

    3月18日,记者进山探班。

    遥远的山村

    去之前,就听说英川派出所是县内最偏远的山区派出所。只是没想到,从景宁县城出发到派出所,车子居然走了近2个小时的盘山路,转得人头昏脑胀。好在一路山景秀美,倒也相抵过了。

    所里一共有6名民警和2名协警,平均年龄29岁。除了吴波是英川镇人,其余的都是“外地人”。因为要值班、备勤,大家每月也就只能回家一两次,其余时间都在所里度过。

    山村不像喧嚣的城市,这儿安宁起来可能一天都不用处警,但忙起来也会像陀螺。

    闲暇时间,年轻人聚在一起总是会想着折腾些事出来。没有其他娱乐设施,拍微电影成了大伙共同的话题。

    燃起的梦想

    吴波,今年33岁。用他自己的话说,“拍电影,这个梦一直深藏心中”。

    好多年前,他跟朋友说,想拍电影,朋友笑他傻。一个没上过大学,没学过专业拍摄、剪辑知识的人,想拍电影?那叫白日做梦。

    2007年,吴波做了一名协警,但这个梦一直在。直到2011年,所里来了3位年轻的新民警,大家的想法一碰撞,电影梦重新被燃起。

    “你能想象吗?下了班,我们就在一起商量剧本、台词、拍摄场景,那种激情一点就着。”回想起那些日子,民警梅迎峰说不出的激动。

    想拍的素材有很多,但大家一致觉得,第一部电影还是拍大家最熟悉的场景吧。协警梅飞岳说起了前阵子自己刚碰到的那件事:身患小儿麻痹症的王大爷走了很久的山路到派出所办二代身份证,因为大爷穿的衣服颜色不符合要求,大伙费了不少劲帮大爷穿好衣服、摆好姿势,拍下了证件照。

    “就拍这个!”大家一合计,竭力推荐梅飞岳出演男主角,3位民警甘愿演小配角打下手。

    业余的制作

    素材是定了,但怎么写剧本让大伙犯难了,谁都没学过,没做过。大伙又分头上网查资料、下模板,照葫芦画瓢地写了几个大纲。

    那天晚上8点,大伙手头的工作都忙完了,聚在会议室里,又商量起了台词的事。“要不我们先拍一下吧?我问朋友借来了个大机子。”吴波从家里扛来了机子,看上去煞有介事,但专业的人都知道,这台机子也早已out了,用的还是卡带。

    老梅梅飞岳和小梅梅迎峰跑到老乡家里借来了衣服,至于照明等其他专业设备,对这个小团队来说都一概忽略了。

    机子架起,衣帽穿戴好,一个山村大爷曲着手臂、拎着个包,一拐一拐地走进了派出所……

    “卡!老梅,你眼睛别老看镜头!”“小梅,你站那个位”……吴导指挥得有模有样。在拍给王大爷换衣服那场,老梅很认真地模仿着王大爷的动作,小梅忍不住“扑哧”笑了,结果大家都笑场了,NG了好多遍才过。

    谈起当时感觉,老梅说,我就是被他们忽悠着拍的,那会儿连笑场是啥意思都不懂。

    就这么靠着现场发挥,一个晚上,大伙居然把基本的剧情都拍完了。吴波兴奋地连夜把素材导到电脑里,一看,傻眼了。

    山里气候潮湿,他的卡带受潮了,拍出来的镜头都像打着马赛克。第二天,原本准备要补拍镜头的,结果晚上有警情,大伙都没时间。

    一拖再拖,直到周末大家才有空,终于把镜头都补齐了。那晚,吴波一夜没睡,把片子剪了出来。“没学过专业知识,都是自学的。包括字幕、配乐也是跟同事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他把片子拿回到单位放给大家看,所领导看得都乐坏了。

    第一部作品,虽然制作粗糙了点,但是对于这个年轻的团队而言,无疑增加了很多动力,更为他们的警营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

    意外的收获

    2012年,吴导又连续出了几部乡土题材的作品,老梅已俨然成了他的御用男主角。民警们有空就会去跑个龙套。

    吴波说,他特别感谢单位的一名女同事,因为工作原因她一般都很忙,有部电影前期她并没有参加拍摄,后来得知电影缺人,杀不了青,这时她主动提出帮忙,“那一刻挺感动的”。他这话说完,同事们都知道他说的是谁,因为单位里就一名女警:雷云燕。她在《我们派出所故事》里出演了拍照的美女姐姐。

    吴导的片子被一部部传到了网上,老梅成了名人。在采访那天,有位村民大哥来办二代身份证,老梅在一旁帮忙。大哥打量了一下老梅开口就说:“哎,我认得你!你们最近有没有在拍新片啊?招不招演员啊?”

    记者问他,有没有看过《我们派出所故事》,“看过,就那个来办证的大爷”,说着,大哥学起老梅瘸腿的样,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也是看了这个片子,我今天特地穿了深颜色的衣服来,不然也要换衣服哩。”

    民警们笑谈,他们还在筹划更成熟的剧本,说不定还能拍出个连续剧来。“让老百姓知道我们,了解我们的工作。”

    如果说,10多年前,拍电影是吴波一人的梦想,那么现在,这已经是一个团队的梦想了。

    记者手记:

    拍摄班底的成员都很谦虚,他们一直说,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买好设备,没有专业知识支撑,他们拍的片子恐怕连微电影都算不上,只能叫“土”电影。

    但是在我眼里,山村派出所里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的微电影贴近生活,充满乡土味,通过艺术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服务群众的点滴故事,让群众了解与支持公安工作。

    微电影的拍摄也是对警营文化建设的一种新尝试。年轻民警们都说,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新民警和老民警很快融合在一起,增强了对组织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增进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席记者 沈洁琼 通讯员 胡昌清 吴荣标)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福建宁德下白石边防派出所“牵线搭桥”送120户船民上岸安居
·南京板桥派出所精心编织农村消防安全网
·河南洛阳天津路派出所降低辖区发案率
·浅析农村派出所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民权县程庄派出所“四谈”提高群众满意度
·江西瑞昌市公安局肇陈派出所教导员周俊军的平安愿望

·江西瑞昌市公安局肇陈派出所教导员周俊军的平安愿望
·济南长清开发区派出所创新服务企业机制
·辽宁盘锦红旗派出所爱心接力帮扶贫困户
·江苏太仓开发区派出所落实“三字”工作法 优化境外人员服务管理
·河南义马泰山路派出所创新社会管理
·安徽凤阳殷涧派出所民警上门办证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