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东莞:力推“四化五警” 维护一方平安

2013-03-21 10:27: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名词解释】

    四化五警: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2012年推出的警务改革。“四化”即“治安管理网格化、治安巡逻常态化、治安监控全面化、治安打击精准化”。“五警”即“科技兴警、人才强警、动态布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

    面对压力,调研论证形成改革思路

    广东省东莞市,这个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总和达到822万的 “世界工厂”,一直以来都是治安管理的“难点”——人口规模大、潜在的违法犯罪人员多、外来人口流动性强、交通便利,流窜犯罪多等因素,使得东莞的社会治安面临很大压力。

    而与人口密集、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相对的问题是警力不足。据介绍,东莞警力仅占实有人口的万分之十三,不仅远低于珠三角地区的同等城市,与全省万分之十八点八的平均数也相差很远。而特殊的行政架构(东莞由市直管镇,没有县级行政区),也决定了东莞的社会治安形势日益趋向复杂化。

    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将治安形势变好?这是一直摆在东莞公安机关面前的难题。

    2012年6月以来,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试点工作,东莞市公安局给出了明确答案——全力推行“四化五警”警务改革,将主要警力下沉到基层社区治安管理网格中,破解治安形势严峻与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

    “现在在街头随处可见巡逻的警察,感觉安全多了。”市民陈先生说。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市民跟记者说过类似的话。推行“四化五警”至今,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9538起,同比上升9.1%,共接路面违法犯罪警情9417起,同比下降13.5%;共立“两抢一盗”案件12589起,同比下降12.9%,群众安全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总体思路,东莞警方坚持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四化五警”建设。

    试点先行,稳步推行改革措施

    东莞市公安局将长安、松山湖分局作为全市“四化五警”试点单位,划分网格,设立重点企业警务室、警民联络点、智能警务网格,建设350兆数字集群通讯、巡逻指纹签到、车载无线移动视频等系统,开展厂区联防、商铺联防、志愿者联防,强化巡警、交警协调配合,实现“一警多能”;加大信息化投入使用力度,建设路灯杆编码定位系统、电缆线防盗报警系统,配置现场执法仪、行车记录仪等科技装备,实施电子签到,24小时巡逻、管控和服务,见警率、管事率大大提高。

    在开展“四化五警”工作中,东莞市公安局稳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推广应用“执法办案格式化”—— 按照“简单、明了、易操作”的要求,创立接处警指引、执法办案、范例展示3个模块,将各种要素有机整合,并在公安网上发布,为民警提供了一个全面、快捷、方便的网上执法办案学习平台。

    推动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警力,充实基层实战部门,强化社区警务工作,建立“拳头硬、基础牢、运转畅”的警务运行机制。2013年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警务运行机制改革,32个镇街分局和松山湖分局力争年底前分两批完成。

    开展警务前移试点工作——将麻涌镇治安最复杂的大盛村作为试点,把治安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群众、信息采集等7大方面警务项目前移到警务区,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深化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选取石龙镇作为试点单位,开展智能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采用全高清200万像素监控探头,以及夜间补光、目标特征自动提取等新设备、新技术,实现人员、车辆轨迹布控查询,提升打击防范效能。

    推行警犬进社区参与日常治安巡逻——目前,东莞市已有626名训导员及626条警犬完成专门培训并上路巡逻,取得初步成效。

    提高流动人口、出租屋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一些出租屋相对集中的封闭、半封闭小区,在出入口安装门禁系统,实行流动人口“刷卡”出入;推广流动人口自助申报系统,落实出租屋主和二手房房东登记申报租住人员信息的责任。目前,东莞全市累计制发居住证584.9万张。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东莞市民可以口头申请法援
·东莞将用“专业调解” 为消费者维权
·广东东莞一张欠条两种说法法官明辨巧断疑案
·广东东莞女子特警队:谁说女子不如男
·广东东莞边检为空巢老人送爱心
·广东东莞整治火灾隐患单位5423家

·广东东莞整治火灾隐患单位5423家
·广东东莞二院半月执结一宗执行案
·广东东莞一院 推出5部法治微电影
·广东东莞:服务社会细胞的法治微力量
·广东东莞:创新社会管理 推动“和谐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