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韩志刚:铁血丹心铸忠魂

2013-03-21 08:54: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铁血丹心铸忠魂

    ——记湖北武汉江夏区法院法官韩志刚

    2013年2月10日,正是蛇年的大年初一,也恰逢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韩志刚41岁的生日。可他却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他坚守的岗位和挚爱的亲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有的只是工作中的平凡事和朴素的司法为民情怀,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民法官的承诺。

    最后一案 为农民工呕尽心血

    “不能等啊,110多名农民工常年吃住在工地,一年到头了,也该拿着工钱回家过年了。”2月8日,腊月二十八,当人们收拾行囊,纷纷准备回家欢度春节时,韩志刚却不顾饥饿、不顾疲惫,冒着风雪严寒,仍然在武汉光谷、沌口、蔡甸等地银行,为确保110余名农民工拿到工资奔走。

    2007年,远煌建筑公司与侨亚公司签订了一份工程承包合同。2012年4月,双方因决算价格有分歧,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而发生纠纷。2013年1月10日,远煌公司向江夏法院起诉,称公司110名来自安徽、四川等地的农民工拿不到工钱,无法回家过年。2月4日,原告远煌公司眼看春节临近,于是提出先予执行的申请。

    据同行的工作人员回忆,韩志刚在几日的奔走途中老是觉得胸闷,多次要求司机把车窗摇下来透透气。连续5天的调解、协商、解封、取款和登记发放……马不停蹄。为了110名农民工拿到工钱,韩志刚已经忘记了自己。那天晚上回到家,韩志刚还加班至11点多,为除夕上午一个要宣判的案子做准备。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韩志刚的伟大就在于平凡。他2000多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他也心疼地表示,韩志刚的精神值得学习,但英年早逝的事情希望不要再发生。

    二十二载 把当事人放首位

    1991年,韩志刚进入法院工作,到现在,已22个春秋。他历任江夏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乌龙泉法庭副庭长、民二庭副庭长。他既是庭领导,也是同事心目中的“法律通”,许多法律条款他都能详细说出原文。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他加班加点已成常态,白天开庭、调查,晚上写文书,常常工作到深夜。保安和后勤管理的同事这样评价:“晚上只要看到法院大楼里有亮灯,那里肯定有韩志刚……”

    在近年的体检中,他相继被查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肾积水等疾病。父母劝他在家休息,院领导和同事建议他住院彻底治疗,他总执拗地回答:“没事,我还挺得住。现在办案人手少,压力都很大,等忙完了这一段时间再考虑吧。”

    2012年,江广公司的业主们认为该公司未按期腾退,导致商铺闲置又未支付租金,意见很大。他们通过QQ群联络后,近100户业主采取聚众围堵区政府、拉横幅、到有关部门集体上访等极端手段进行维权,最后诉至江夏法院。韩志刚一接手案子便深入现场调查,了解业主真实想法,引导业主理性维权。同年5月15日,韩志刚主持调解近9个小时,面对面、背对背,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业主代表临走前感叹道:“法官这碗饭真不好吃,你们想得比我们还长远还周全,你们辛苦了……”

    恪守诺言 为权利自扎篱笆

    韩志刚常说,“人民法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没有资格滥用。”“公正司法、清正廉洁,这就是我的承诺”。

    为了这份承诺,他伤害过亲情。

    韩志刚在承办一起承包合同纠纷时,被告托韩志刚家亲戚前来说情。韩志刚不假思索,对亲戚重话轻说:“被告已经严重侵害了原告的权益,原告在无奈之下才起诉到法院。如果我答应了你的说情和要求,那还要法律和法院干什么?”望着亲戚在寒风中怨恨离去的背影,在亲情与法律的天平上,韩志刚掂量得出砝码孰轻孰重。

    为了这份承诺,他拒绝过友情。

    一天,一位当律师的大学同学因代理案子找到他,要韩志刚帮他给另一位法官打招呼。韩志刚不愠不火:“你我都是学法律的, 现在也都在从事法律工作,为什么偏偏是你给我出了这么一道难题?左手是公正司法的承诺,右手是亲如兄弟的友情,你让我怎么取舍?”同学虽然不高兴,但也觉得是这个理,不能为难他。

    为了这份承诺,他无视过诱惑。

    在同事们记忆中,他从不接受当事人吃请。他以热情真诚和公正公平之心感染着一个又一个当事人,使他们从激烈对抗到缓和调解。有的当事人甚至还当庭表示:“我官司虽然输了,但我输得明明白白,同时要感谢韩法官给我上了一堂法制课。”

    在书记员王宝强眼中,韩志刚没有借工作名义为自己办过一件私事、谋一点私利。他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对组织给予的荣誉,他常怀感恩之心,以更加努力工作来报答。(记者 李正国 通讯员 陈 芳 易 竟)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