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江苏苏州:法律服务为城乡社会“体检”

2013-03-20 14:35: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苏州日报 

苏报记者 张 帅

  江苏省实施“万名法律服务人员、万名调解员助万企升级、促万村(社区)和谐”的法律服务“四万”工程1年来,苏州市开展专项活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果。

  全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组织走访企业15533家,担任企业法律顾问7676家,协助制订转型升级措施350条,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5.6亿元,担任社区、行政村法律顾问1942个。

  各地都有免费的“法律体检”

  自省司法厅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动员部署后,苏州市司法局应时而动,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和论证,并积极组织实施。其中,劳动争议调解三级组织网络就是深得百姓赞誉的惠民品牌。

  如今,“有争议,找调解”已经成为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常熟市海虞镇,一家机械厂打工的贵州青年小杨不慎工伤致残,因与企业在伤残金的问题上发生争执,无奈之下向当地的人民调解组织求助。不到一个月时间,镇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工作站就成功调处了这起纠纷,小杨顺利拿到7万元的伤残金。

  苏州市把人民调解组织引入到劳动争议纠纷处理当中,在劳动仲裁、劳动监管等部门的强力配合下,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便捷、高效的优势,着力将劳动争议化解在一线。全市1757家300人以上企业中,已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636家,建成率达93%。积极化解劳资纠纷。法律服务者与企业调解组织相配合,积极参与企业劳资纠纷的矛盾调处,营造良好劳动用工环境。2012年参与劳资纠纷调解案件2826件,调解成功2812件,调处成功率99.5%。

  苏州市开展“四万”工程中,激发和调动法律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去年12月下发了《关于对法律服务“四万工程”活动进行督查的通知》,各地结合实际,打造工作亮点。广大法律服务人员全面服务新兴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和企业转型升级,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访本地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律体检”。

  法律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问企业需求,解法律难点,送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市司法局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审查企业经营文书、发放法律体检表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企业的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服务。

  日前,吴中区工商联与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司法局联合设立了吴中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站,工作职责主要有:一是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反映全区民营企业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意见和建议。二是充分利用《吴中商会》、《吴中区工商联简讯》、《吴中区工商联网站》 等宣传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迅速、及时、全面地向企业传递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相关资讯;三是举办法律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会员企业的法律意识,为会员企业解答法律问题,及时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提高预防和处理法律纠纷的能力。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专项活动中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法企对接”。全市在龙头、骨干和大型企业中建立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或法律服务工作站39个,常熟市与工商联联合建立了“常熟市总商会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律师事务所与行业商会、异地商会结对,为商会、行业商会和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律师积极当起基层法律顾问

  苏州市深化“社区法律服务窗口”创建活动,推动法律服务行业进乡镇、进社区,积极完善“一村一顾问”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原则上乡、镇以律师行业提供服务为主,村、社区以基层法律工作者提供服务为主。目前全市1948个社区和行政村已有1942个聘请了法律顾问,法律服务覆盖率达到99%,基本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在村、社区建立法律服务工作站170个。“多亏顾律师上门服务,帮我办理了遗赠抚养协议。”日前,太仓市城厢镇娄东新村的徐阿婆专门来到府东社区,感谢新中远律师事务所的驻村律师顾斌,为她免除了后顾之忧。驻社区律师顾斌律师在一天之内,就把合同打印好并专程上门为徐阿婆办理并全程录像留存,确认签订遗赠抚养协议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

  太仓市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以来,推进律师进村(社区)担任村级法律顾问工作。去年,该市法律援助中心实施“光明万家”司法惠民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律师进村(社区),像这种带有公益色彩的司法援助和法律服务,在太仓市越来越受居民的欢迎。

  顾斌介绍,去年年底开始,他所在律师事务所与9家社区签订法律服务协议,现在,每当他抽时间到社区里“坐诊”,居民们一听到律师来了,都会纷纷前去咨询求助。今年他将继续与其他律师一起,主动进驻社区,帮社区居民解决法律难题。

  法治惠民政策,全力保民生

  73岁史女士的丈夫去世,需要对丈夫在张家港市杨舍镇的一处房产进行继承和处理。她和两个子女来到公证处,希望办理继承公证。但是,史女士的两个子女一个移居美国、一个移居日本,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之后需要马上离境。同时,公证人员在办证时又发现,两名子女的名字都是英文名字,与派出所与单位出具的证明的名字不一致,而且提供的证明材料与公证要求的证明材料仍有出入。考虑到史女士办证紧急的特殊情况,公证处特事特办,为史老太加急办理,派专人特地赶赴相关社区及单位调查情况,帮助史女士及其家人将材料中的不一致理顺,补齐了相关材料。仅用时三天,史女士就在子女离境前拿到了公证书。史女士高度称赞了公证处的办证速度,感谢公证处的服务。

  法律服务“四万”工程1年来,苏州市围绕就业、就学、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满足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要求。共办理涉及农村、城市居民医疗、养老和其他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法律事务1857件,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12575次。

  今年初,苏州市下发了《关于调整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决定》,将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经济困难标准,调整为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大幅降低苏州市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展法律援助的受惠面,保障低收入人群获得公平司法保护的权利。(记者 张 帅)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江苏无锡检察谱写服务转型升级新篇章
·江苏盐城:积极引导舆论善处突发事件
·江苏:坚守法律底线 提升司法公信敢于担当
·江苏南京:政府购买服务走向纵深
·江苏泰州中院干警精神风貌素描
·江苏南京:开通网上平台保障律师辩护权

·江苏南京:开通网上平台保障律师辩护权
·江苏:“区间测速”逼降30%超速行为
·江苏推便民办证 计生证件有望网上申请办理
·江苏镇江成立法律拥军培训基地
·江苏政法系统力推公正司法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