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区东风街长者饭堂,专业社工在服务独居老人吃饭。
核心阅读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通过市场化手段,让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扩大公共服务的受益面,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广州、南京等地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3月1日下午,历史悠久的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盐运西社区格外热闹,越秀区社工委和北京街在这里举办“我爱盐运西”社区服务项目对接会。中大社工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作为服务承接方,认领了12个社区服务项目。接下来的一年,他们将利用项目募集到的98100元资金,为社区居民特别是独居老人、残疾人提供更加贴心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
从2010年3月开始,广州通过整合社区服务资源,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式,引进社会组织承接社区综合服务,建立以社工为主导的跨专业团队,提供以家庭、长者为核心的各类专业服务。日前,记者来到北京街,实地探访社区服务不再政府包办后,发生的变化。
购买服务破解人少事多难题
盐运西社区位于古代广州盐运司衙门的西面,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洋楼规划齐整,一字排开,老旧却颇有韵味,北京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就开在一栋中西合璧的小楼里。
走进服务中心,只见老人活动中心、诗书画社、青少年活动室、长者饭堂等一应俱全。虽然已是下午5时,但仍有很多老人在打牌、写字;几个刚刚放学的小学生,也在社工的辅导下一边做作业,一边等待上班未归的父母。
出人意料的是,这么大的服务中心,负责人却是一名2008年才大学毕业的小姑娘蔡仲姬。她告诉记者,这里正式工作人员有20名,其中14人是持证的专业社工。他们引领全街道900名社区义工、志愿者,为13000多户常住居民提供家庭、长者、青少年、残障人士等各种社区服务,发展公益社会组织。
“我们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商贸业发达,但整个街道公务员编制才29人,要服务超过4万常住人口,就算其他什么都不干也忙不过来。”北京街道办事处主任冯碧纱坦言,以往社区服务都由政府包揽,人少事多的现实,决定了这种服务只能是粗放型的。“比如你家因病致贫了,首先我们不一定发现的了;就算发现了,能做的就是帮你申请个救济金,人力所限也顾及不了其余。”
盐运西社区居委会只有10名工作人员,服务人群却多达4800多人,“长期为琐碎的社区服务、政务工作疲于奔命,居委会本来应有的自治职能无法开展。”居委会党委书记、主任刘素兰补充道。
改革后,盐运西社区实行了“居站分设”,居委会得以专心开展社区自治工作,成立政务工作站承接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同时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星光老人之家等平台,把繁杂的社区服务打包成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转移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承接。“这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去年11月9日,财政每年出资200万元,经过打包后公开招标,由中大社工服务中心承接的。”冯碧纱说。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当前,随着城市转型和基层社会结构转变,对社会服务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工作类机构在社会中的角色是梳理民意、上传下达、做社会矛盾的缓冲垫,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注重购买社会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社会服务。
未来服务产品将更加丰富
由专业的社会组织、专业人员来开展社区服务,更加专业化、细致化、人性化。“对社区困难人群,我们一方面‘链接’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另一方面施以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关怀。”蔡仲姬说。
越秀区区长王焕清说,过去,社区服务容易出现政府以包揽方式解决,使得街道、居委会疲于各“线”工作,服务效能低下。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将社区“管理”、“服务”分离开来,由政府为社区购买专业服务,真正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街道、居委会则更多做好社区管理服务引导工作。
不光现有的服务需要转移,新的服务也在不断催生中。“转型期社会巨变,矛盾复杂化,人们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对社区服务提出更多的需求。”越秀区副区长陈大跃认为,调动多方力量汇集社区,社区服务产品的品种、数量、规模、覆盖面等也都得到大幅度延展。
在越秀区,8个社区广泛挖掘本社区居民群众的各类服务需求,并设计包装成100个具体项目,发动辖区内专业机构、团队承接。越秀区民政局局长张雅丽说:“通过广泛深入挖掘,一批居民服务需求‘浮出水面’。”
苏志佳委员:对非营利性机构和社会组织,政府可以向其购买服务,必要时还可以对其进行财政上的支持,这样不但可以化解矛盾,还可以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减少政府机构人员,并吸纳各种社会资源。
越秀区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孙美琴告诉记者,自开始实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以来,该区用于购买服务的资金已近6000万元,其中包括22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12个专项等共30多个项目;共引入数十个有资历的社会组织来承接,向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涉及福利院、社区矫正、残疾人家庭、长者服务等多种类型。(记者 贺林平)
·广州:全员“赶考”新刑诉法考试
·广州:积极履职建设“新广州”
·广州邮政一线员工学习处置涉毒案件
·广州公职律师全力当好党委政府法律参谋
·[视频]广州军区:苗族先心病患儿免费治疗
·广东广州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仅千分一
·广东广州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仅千分一
·广州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
·广东广州破获刑事治安案件800多起
·广州:送别武警烈士郑益龙
·司法鉴定管理首创“广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