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代表:
农村养老向服务保障型转变
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陆续出台和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但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代表认为,由于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居住分散等原因,农村养老服务与十八大提出的“老有所养”还有差距。
城镇化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区优良的基础设施和新的管理模式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对养老配套设施、体制机制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问题,一些社区虽有养老院和养老中心的规划,落实却不到位。
郑永扣代表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标准,作为约束性指标,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通过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配套机制,通过义工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家政服务等,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养老由经济保障型向服务保障型转变。(记者 崔志坚 刘先琴)
·吉林将新建2500个农村养老大院
·不离家不离村:中国积极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构筑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广西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新模式探微
·聚焦农村养老困境:勿让“养老”成为农村老人的奢望
·山西省尝试农村养老新模式
·“以前不愿来,现在不想走”--贵州农村养老中心见闻
·“以前不愿来,现在不想走”--贵州农村养老中心见闻
·自我储蓄和养儿防老仍是农村养老通行做法
·农村养老 谁来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应重点做好农村养老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