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司法调解:调判结合 以和为贵

2013-03-15 08:42: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司法调解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审时度势,确立了“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既是推动矛盾化解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又是对法官司法能力的考验。审判工作必须坚决贯彻这一工作原则。五年来,人民法院干警以超常的付出,调解纷至沓来的案件,力争做到案结事了,为社会添一分和谐。

把握好调判结合原则 张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统筹兼顾难度加大,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必须更加注重和谐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司法工作的群众满意度。近年来,安徽各级法院坚持和谐司法不动摇,狠抓调解工作不放松,不断加强调解能力建设,全省法院调解结案率逐年上升,调解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要正确处理好调解和判决的关系。调解是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要立足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从案件的性质、案件的具体情况、当事人的利益诉求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做到调解与判决相得益彰。对于依法不能调解、案情不宜调解或者判决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应依法及时判决,充分发挥判决在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司法权威方面的积极作用。

商贸物流离不开调解

乔彬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董事长

    河南省商丘市农产品批发中心是“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十强市场”之一,由于交易量大,客流量多,市场内经常发生一些农产品交易或运输纠纷。为了妥善化解这些矛盾纠纷,在法院的指导下,2009年6月,在批发市场内设立了全国首创的“商贸物流纠纷调解中心”,累计成功调解纠纷近千件。

    调解工作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解决矛盾纠纷,减少损失;要公平、公正、快捷化解纠纷;要注重调解的方法和艺术,针对不同纠纷的原因,准确找出化解纠纷的方法。“商贸物流纠纷调解中心”作为一个群众性调解组织,化解商户间的矛盾纠纷,既能有效缓解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维护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又可以及时化解纠纷,减少当事人的损失,受到了广大商户的好评。

进一步加强诉调对接

罗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肝病中心主任

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人民法院的工作是非常突出的,要逐步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支持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共同化解社会矛盾。

据我了解,这些年来仪征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对适宜调解的民商事案件,把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首要选择,最大限度追求“案结事了”的目标。他们把“诉调对接工作站”向社区、村一级深入推进,构建和完善以调解工作室为龙头,专业调解、行业调解和巡回调解相结合的调解组织网络,去年诉前调解结案达2123件,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超过七成案件通过调解和撤诉结案,调解率达63.5%,为此,仪征法院荣获“全省法院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注重调解能力的提高

程苏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青海省委专职副主委

    诉讼调解机制,有其独特的灵活、简便、和谐、经济、高效等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法官的诉讼调解能力,直接影响到这一作用的发挥。诉讼调解要求法官注重司法礼仪,热情、和气,给人以亲和感;注重善良品德的积累,对当事人怀有深切的同情和极大的耐心,给人以信赖感;注重公正精神的坚持,分清是非,给人以权威感。

    在青海,尤其是多民族地区,双语法官对做好调解工作很有帮助。调解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仅需要有法学功底,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法官要不断从理论上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总结经验,积累调解技巧,养成耐心细致、不急不躁的工作作风。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乃依木•亚森:新疆法院司法调解效果不错
·司法调解帮老人安度晚年
·湖南安乡构筑立体司法调解机制
·河南禹州:司法调解助农民工顺利回家过年
·湖南宜章县司法调解解开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