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立法把党的意志制度化、法律化,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过去五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信春鹰代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已形成,但是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没有止境。
◎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加大推进法学教育改革的力度,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只有这样的法律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中国的法学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获得了巨大发展,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基础。目前法学教育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还要做许多努力。戴仲川代表认为,要鼓励法学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避免千校一面,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社会对接。
◎医疗保险职能划入卫生部门能够发挥最大效益。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但整合以后由哪一个部门管理行政效能最高,群众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保障?仇冰玉代表认为,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管理优势最大。医疗保险的调节作用与卫生行政管理有机结合,可以产生叠加效应,更有效控制医院的不合理诊疗行为等。他建议成立专家组,对几种医疗保险运行模式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提出最佳管理模式。
◎加大社区矫正措施力度,减轻现有监狱的压力。
——高检院工作报告中提到,“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指导基层组织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转化”。李庆雄代表建议加大社区矫正措施力度,让一些过失犯罪罪犯、职务犯罪罪犯转移到社区服刑;加大假释力度,实施电子监督。
◎全国性的志愿者立法环境已经成熟。
——近年来,地方性志愿者服务立法的颁布和实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志愿者立法体系的形成,但是地方性立法一般都是因地制宜,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志愿活动中存在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志愿者组织在规范、管理、引导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等,都是制约志愿服务发展的因素。谭晶代表认为,在这样一个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中,地方性条例无法满足志愿者服务事业的整体需求。她建议出台全国性的法规,来规范和促进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
(来源:法律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南京“微博律师团”上线
·网友微博直播自杀 四川重庆警方联手营救
·新华视点两会微博集萃
·两会微博
·广东检察机关多维联动打造网络问检微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