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期待大部制改革的三个效应

2013-03-14 09:52: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热点时评

    国务院公布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表明,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即将启动。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3月10日《法制晚报》)

    党的十七大将大部制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明确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此次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就是,紧紧围绕转变职能,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改革后,职能部门减少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对于政府而言,大部制改革不能仅仅是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做加减法,而要通过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在笔者看来,大部制改革需发挥三个效应。

    其一,政企分开的“裂变效应”。此次改革中,铁路政企分开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早在2008年,铁道部相关人士就曾透露,将考虑火车运价的市场化改革。如今,随着铁道部一分为三,铁路政企分开吹响了市场化的号角。不过,铁路市场化不能继续“一家独大”垄断经营,否则广大公众很难有选择权和话语权,所谓市场化也就难以避免成为涨价的借口。在此,铁路部门有必要向民航学习,比如建立多元化的经营主体,打破垄断,打破“玻璃门”,引入民间资本,实现良性竞争。只有这样,铁路政企分开才能不只是一个班子变成两块牌子,而是真正像原子裂变一样释放出巨大能量。

    其二,一龙治水的“聚合效应”。大部制改革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往往导致“有利益争着管、有问题踢皮球”。近年来,食品问题频发,食品监管的“九龙治水”备受诟病。同时,随着各项生育指标全面下降,计生部门的人口控制功能弱化,但生殖健康、节育等职能与卫生机构重叠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此次改革,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旨在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改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与表面上的部门合并相比,一龙治水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理顺部门职能、优化资源配置,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其三,简政放权的“涟漪效应”。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微观经济,而应追求“小政府、大社会”。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部制的灵魂不是要变大,而是要放权。目前,电力改革已近10年,我国却一直未能建立起真正的电力市场,过度管理和垄断依旧是能源领域的突出问题。对于此次电监会并入国家能源局,业内人士的期待是进一步推进电力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避免出现更多行政之手干预市场运行的情况。唯有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才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涟漪效应”推动能源行业尤其是新能源产业。

    大部制改革要完成表面上的整合并不难,难的是在职能转变时遇到的部门利益阻力。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从宏观层面和大局意识出发,通过顶层设计调整权力管理,抑制部门利益,建立有效监督。就此而言,有必要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向社会公开,让舆论监督的压力激发攻坚破难的动力,真正将大部制改革引入深水区。(张枫逸)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大部制改革”民众期待什么
·大部制改革应大步走向服务型政府
·中国铁道部部长:支持大部制改革
·辽河管理“大部制改革”获得成功
·大部制改革: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