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依法治市提供保障
——专访上海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代表
记者:殷主任,您好!祝贺您在前不久的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您上任不久,便率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到检察院视察指导工作,您对上海检察工作哪些方面印象最深?
殷一璀:这几年,上海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切实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各项检察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
这些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从这次上海市人代会上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对检察院工作报告决议看,过去五年中有几件事情大家印象深刻,较为突出的是2009年以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这个决议,上海市检察机关连续三年依法开展法律监督,推动决议贯彻落实。先后两次发了贯彻实施的意见,并且分别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签订监督配合实施意见。各方面形成合力,提高了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的水平。对上海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都很认同,这次上海市人代会上代表们对检察院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在一届里这样抓一两件事对整体推动工作是有好处的。
记者:您多年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分管教育、卫生等多项全市性的工作,从这些不同的侧面如何看待上海市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社会影响?
殷一璀:我经常能感受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在促进全市工作中的影响,特别是检察建议确实管用,这次市人代会上不少代表也讲这项工作检察院做得很好,但是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涉及不多,建议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说明代表对这项工作很认同。我曾经看到过针对教育、卫生系统的检察建议,对督促改善教育、卫生系统的很多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检察建议是从很多案子中提炼出来的某一个领域的共性问题,对推动改进这方面工作,督促预防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很有好处的。
还有,上海市检察机关这几年设立了33个派驻社区检察室,对基层刑事执法活动等开展法律监督,切实担负起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和社区矫正活动的监督,受理群众举报和控告申诉,开展以职务犯罪为重点的预防和宣传工作。这个工作抓得很在点子上,同时这项工作也对提高基层执法水平,推进社会法治化的进程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记者:您在上海市人代会结束后带领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与媒体见面时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更多地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添砖加瓦、营造法治氛围、提供法治保障、推动依法治市,您对上海检察机关在推进这方面工作上有哪些期望?
殷一璀:今后五年是上海非常关键的五年,上海要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科学发展的先行者,要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任务非常艰巨,这些都非常需要营造法治氛围、提供法治保障、推动依法治市,这就离不开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
上海市检察机关要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更加自觉主动地服务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以及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犯罪活动;加大对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司法保护力度,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积极参与“平安上海”建设,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的法治保障作用。
我们市人大要把监督和支持结合起来,充分尊重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既加大对各项检察工作的监督力度,也要加强沟通,帮助检察院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共同来提高本市司法工作水平。在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为上海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为社会的安定和谐,也为这座城市里的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林中明)
·孙春兰代表: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代表建议尽快立法消除“中国式”就业歧视
·五年来高检院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委员联络工作
·代表委员痛批“习惯性违法”
·福建代表:维护公平正义 建设法治中国
·代表委员议国是:坚守法律是法治国家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