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以发展的名义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沉痛话题,癌症村、地下水污染、雾霾天气等等问题直接触动着公众最敏感的神经。虽然忧心忡忡,但内心还是有一点庆幸,至少自己的农村老家还算是一片净土。
毕业之后,我直接回到了家乡,在市区上班,但只要有空,我就会携带妻子一起回到乡下老家。无垠的农田,新鲜的空气,好多村民至今还饮用井水,还能看到渔夫一网打好多斤鱼的壮观。
今年年初,女儿诞生了。我力排众议,让妻子在农村坐月子,最大的理由便是农村的环境好。这样,我从市区到乡下也跑得更加频繁了,虽然相聚时间短暂,但亲情的温馨总让我感到快乐和充实。
那是早春时节的星期一,天还刚蒙蒙亮,为了赶中巴回到单位上班,我一早便起床。当走到桥头时,我看到一位大概六十多岁的老头在垃圾池内铲垃圾,看着他额头渗透着的汗珠,不免有了几分老百姓生活不容易的感慨。但突然一想,他应该是政府雇来打扫垃圾池的工人,怎么没有垃圾车呢?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只听见轰隆一声,回头一看,老头在将刚才堆起来的垃圾往河里倒!那里面可都是塑料袋、农药瓶、腐臭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好多还是不可溶解的甚至就是有毒有害的物品……
当时我就愤怒了。虽然在他面前我只是晚辈,而且也算文化人,但心中的怒火足以让我有了诅咒他断子绝孙的冲动。从小在河边长大的我,对这条河是有相当感情的。现在还能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河里蝌蚪黑压压一片的场景,而钓鱼、洗澡、嬉戏带来的欢乐则弥补了童年的单调和枯燥。
但回头一想,他是该被指责甚至该被解雇,但全是他的责任么?自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开始,政府投资了大量资金在桥头、路中间等地方修建了垃圾站,还专门聘请人员集中清理。虽然好多村民改变了乱倒乱扔的习惯,但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和垃圾车等配套设施,这些清洁工又能怎样?
后来回到家中,我就问母亲,这种事情怎么不找村干部管一管。没想到,母亲的回答很是让我无语,“你在家的时间毕竟少,现在有人打扫还算好的。夏天时候,垃圾好多天没人问,走到旁边就是一股臭气。再说了,那清洁工也是一个村里的,他又不拿你的钱,你管他不管的,管不了是小,还得罪人……”
就在屋内的空气变得凝重之时,女儿突然哭了,母亲赶忙去帮着换尿布。我看着垃圾桶中满满地装着的尿不湿、卫生纸等杂物,指着说,“咱们家的这些东西别倒在河里。”没想到,母亲的回答同样让人很无奈,说:“倒地里肯定不行,就是倒在河边上,狗啊什么的处处衔,最终还是要上大河啊。”妻子和我面面相觑,只能苦笑了之。
这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公地悲剧”啊。与我的童年相比,农村的环境就已经大不如从前,如果长此以往,到我女儿长大时,又将如何?我既无奈又心酸,还很迷惘……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