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尽职尽责

2013-03-09 13:27: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作为公安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刘杰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从公安工作的角度,对如何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山西省公安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尽职尽责。

    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群众看公安,首先看平安。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保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当今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山西公安机关坚持打击整治与治安防控相结合,创新防范打击工作机制,努力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把深化平安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刘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回应群众对建设平安中国的期盼,下一步他们将重点抓好6项工作。

    一是以征地拆迁、村矿 (村企)矛盾、劳资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六大领域”为重点,深入排查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推动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强化公安信访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是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切、最深恶痛绝的犯罪活动作为打击重点,全面开展侦破命案、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缉枪治爆、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及电信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破案追逃等“六大战役”,不断提升专项打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是深入推进重点整治,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的思路,组织开展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工矿区、出租房屋、“九小场所”、校园及其周边“六项整治”,消除治安隐患和治安盲点。

    四是强化整体防控,不断完善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警务信息平台为支撑,积极布建以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等为骨架的“六张网络”,努力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提升动态环境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五是大力加强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等重点物品安全监管,全面强化监管场所安全防范,有效整治道路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隐患,严防发生重大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

    六是广泛开展以“平安家庭”、“平安社区 (农村)”、“平安单位”、“平安矿区”、“平安乡镇 (街道)”、“平安县市”为主要内容的“六安联创”活动,深化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活动,以基层平安促进大局平安,以各地平安促进全省平安。

    以规范执法为基本要求,大力推进法治建设

    “必须在提升法律素质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上下更大的功夫和力气,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刘杰说,近年来,山西公安机关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执法场所改造、执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规范执法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个别民警法律素质不高,执法办案能力不强,导致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为此,山西公安机关将从加强思想教育、完善执法制度、推进执法公开3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

    ——从思想上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规范执法观念,让全体民警认识到“不规范执法就是违法”,切实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既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执法,也要坚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按照《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和重新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制定相关配套制度,从实体上、程序上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细化执法标准,确保基层民警在各项执法活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坚持以警务公开深化执法监督,以信息化手段强化执法监督,积极推进执法公开制度,除法律规定的不能公开的情况外,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和执法结果等,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同时,要进一步拓宽公开渠道,把推进执法公开与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执法办案流程和关键环节网上管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网上考评的全程动态监控。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努力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孟建柱: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贡献
·孟建柱:牢记使命 忠诚履职 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贡献
·全国检察长会议: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检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