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组稿】法治中国·视点(二)

2013-03-06 15:39:4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治理环境污染要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

    面对目前PM2.5浓度值一度“爆表”的大气污染,在艰巨的环保之路上,如何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呼吁抓紧完善相关标准、制度和法律体系,“建设美丽中国,应从健康呼吸开始”。详细》

水利部部长陈雷: 要让人民喝上放心水

    3月5日上午,在旁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前,水利部部长陈雷就公众关切的山东“深井排污”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上反映的情况和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出入。”

    最近,网上反映山东潍坊有企业通过高压水井将污水排至地下1000多米深的水层,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媒体也给予了报道。“山东省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通过排查,目前尚未发现这方面的案例,网上反映的情况和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出入。”陈雷说。详细》

徐龙代表: 应推行信息化治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龙认为,在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加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已刻不容缓。

    徐龙说,1987年制定、1995年和2000年两次修改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存在6方面不足:立法理念上,过于依赖行政手段,缺乏从源头、全过程控制大气污染的理念;重要制度及标准缺失,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建立环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缺乏问责条款;机动车污染监管不够得力;法律责任部分多为刑事责任,过于单一、僵化,实施效果不理想;信息化治污有待加强。详细》

温香彩委员: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也要监理

 

    “开工前有环评审批,建成后有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而建设过程中却没有监管。”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温香彩说,这样即便有些污染型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不规范,环保验收时也难于核实。

    温香彩说,2002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铁道部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国家重点工程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13个国家重点工程进行环境监理试点。详细》

王如松代表: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

    “对生态环境建设有哪些建议?”“污染企业关停后GDP怎么办?”今天上午,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讨论热词之一。来自广东团的王如松代表希望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写入宪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是在节能减排、优化国土空间、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要让享有美好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还是有必要将相关内容写入宪法。”王如松告诉记者。详细》

吴青代表: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应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今天,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古今来律师事务所主任吴青表示,她将向大会领衔提出议案。

    尽管吴青是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但她对环保调研比较熟悉,早在当广东省人大代表时,她便对土壤污染问题作过深入调研。她向记者列举了近日互联网上被关注的“中国癌症村地图”,来说明土壤污染的危害。详细》

何悦委员: 防控“污泥”二次污染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资源环境指标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何悦认为,污水处理后的污泥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应尽快立法防治。

    何悦说,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全国每年城镇污水处理量相当于一个三峡水库总库容,但这座“污水三峡”吐出的“脱水污泥”80%未得到处理,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详细》

    安徽省代表团: 跨省界水污染需要联防联控

    “跨省水污染问题已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安徽省代表团建议尽快建立跨省界水污染联防联控及生态补偿机制。

    安徽省代表团在建议中指出,以淮河流域为例,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跨省界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或大或小的水污染事件。在全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上,目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法律法规滞后,上下游之间重要环境信息沟通、纠纷处理、损失赔付、责任追究等内容缺失。二是缺乏有效沟通联系机制,流域上下游之间及环保、水利、渔业等部门之间尚未完全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各部门之间重要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事故预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三是跨省界水污染事故处理难度大,调查取证难、协调配合难、水污染事故责任主体难以确定。详细》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