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事“打假”工作仅半年,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姚国亮已经成功侦破3起公安部督办的涉假大案,为国家挽回近2亿元的经济损失,在同行眼中,他是不折不扣的“打假先锋”。
为追踪犯罪嫌疑人,连续一个月“生活”在车里
一起特大制售有毒有害羊肉卷案件侦破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领导给辽宁省公安厅发来贺电:辽宁公安在春节前给公安部送来一个“大礼包”。姚国亮带领的铁东分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被公安部授予集体一等功;多家中央级媒体对此案进行了全程报道……
赞誉之外也不乏杂音,有人认为姚国亮是“撞大运”,可谁又知道,姚国亮为此付出了多少超出常人的艰辛和努力。
2012年11月中旬,姚国亮在工作中发现,鞍山几家市场有低于正常价格三分之一的羊肉卷出售,职业敏感让他觉得,这些肉很可能有问题。果然,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涉案金额高达5000余万元的制售有毒有害羊肉卷案件浮出水面。为了核实案情,姚国亮奔赴上海、北京、江苏、甘肃、福建、黑龙江、吉林等省市30余次,行程数万公里。为了追踪犯罪嫌疑人,连续一个月姚国亮饿了就吃块面包,渴了就喝瓶矿泉水,尿急了就用矿泉水瓶“解决”。最终,姚国亮带领同事们抓获34名涉案人员,一举捣毁了这个特大制假网络。
为寻找突破口,经常翻看案情日记本几个小时
今年48岁的姚国亮从警已经25年,曾在刑侦一线摸爬滚打13个春秋,现在从事打假工作只有半年的时间。但就在这半年时间里,姚国亮却已经成功侦破3起公安部督办的制假大案。对此,姚国亮称他有自己的“绝招”。
姚国亮有一个黑色的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案件每天的进展情况,其中包括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跟踪调查发现的细节等等。一有时间,姚国亮就拿起日记本,像看小说一样看上几个小时,梳理案情,寻找案件侦破的突破口。
2012年7月27日,在侦破一起涉案金额超过600万元的假酒案时,姚国亮就是在“看日记”后预判出制假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的必经之路。
“当时制假窝点在一个偏僻的村落,村里的道路有十几条,现有的警力无法保证能够看住所有的路口。”姚国亮提前将村里所有道路都画成图,记在日记本上。经过一个晚上的研究,他将警力部署在其中3个路口,他判断,“犯罪嫌疑人肯定会从这3个路口经过”。
不出姚国亮的预料,抓捕当天,反侦查能力极强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落入姚国亮事先布好的抓捕大网。
侦破某类涉假案件时,将自己“炼”成该类商品的“鉴假行家”
半年多来,姚国亮侦破涉假案件数十起,短短时间就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
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姚国亮在侦破某类涉假案件时,也将自己“锤炼”成该类商品的“鉴假行家”。在侦破假酒案时,姚国亮远赴国内十几个白酒厂家,深入生产一线,向技术人员讨教鉴别白酒的方法。如今,姚国亮对国内8大类数十个白酒品牌均了如指掌,不超过10秒,就能将假酒分辨出来。
在侦破一起服装类涉假案件时,从来不逛商场的姚国亮成天往鞍山几个商场和服装批发市场跑,现在几乎比经常逛街的妻子还要了解服装,甚至有亲戚买衣服,都要拉上姚国亮去给“挑挑”。
“如果不对某个领域有充分了解,那么侦破该领域的涉假案件时就会有 ‘无从下手’的感觉。”姚国亮笑称,他目前对烟酒、服装等商品的真假鉴别还是有一定“功底”的,“专家不敢说,但比较‘懂行’。”
办案期间睡不好,一闭眼脑子里全是与案件有关的东西
姚国亮也有职业病,就是睡不好。“只要手里有案子,想要睡个好觉就很难。”办案期间,姚国亮每天平均睡觉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一闭眼,脑子里全是和案件有关的东西,“这些东西在脑子里转来转去,不想都不成。”
不过姚国亮也有睡好觉的时候,那就是在手里没案子的时候,“上个案子破了,还没有新案子,晚上就能睡七八个小时,一觉到天亮。”不过,这种时候少之又少,睡个好觉也成了姚国亮的一种奢望。
今年寒假,读大学放假回家的儿子看见姚国亮时忍不住埋怨:“又是 ‘熊猫眼’,看你那眼袋黑的,上次回来白‘批评’你了。”(记者 谭彦叙 通讯员 吴丽霜)
·辽宁鞍山:近千铁警加入“学雷锋我先行”
·辽宁鞍山铁警韩兆生二十三载送旅客回家过年
·辽宁鞍山全面检查特种设备安全
·辽宁鞍山:全社会参与 救助无死角
·辽宁鞍山: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率”
·辽宁鞍山民警天天跑工地 帮350名农民工讨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