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李双江之子涉嫌一起轮奸案引发的媒体关注度之高,已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舆论争议的焦点来看,对“李双江之子”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对案件本身的关注,该反思的绝不仅仅是作为家长的李双江夫妇,学校教育究竟该教给孩子什么,社会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合格的公民,这些都需要引起反思。
目前警方已证实曾因寻衅滋事被劳教的星二代、歌手李双江之子李天一(现改名为李冠丰)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根据记者调查,李天一与同伴曾谎称送人,将已醉女子带至酒店开房,事发后在一家温泉酒店被警方堵截抓获。
如果说一年前的无照驾驶、寻衅滋事是一个可以原谅的“错”的话,那么现在的涉嫌轮奸,则就成了一种让人无法原谅的“罪”。据说,闻此噩耗,李双江“气病了”,梦鸽“哽咽了”,但作为李天一的监护人,他们显然难辞其咎。李天一的斑斑劣迹,已经证明了李双江夫妇在子女教育上的失败和监护责任上的失职,当他们今天不得不品尝自己儿子端上的这杯苦酒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想过自己其实也是这杯苦酒的酿制者之一。从这个角度说,李天一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家庭教育上的缺陷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导致李天一“摊上大事”的教育缺陷,并不仅仅存在于他生活的家庭中,还有他生活的社会环境,他在同一个地方栽了两次跟头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国内外诸多的调查研究都已经证明,对于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问题,应该重教育、轻惩罚,尤其要避免轻易采用刑事化、监禁化、重刑化的处理办法。因为,当一个犯了罪的孩子被贴上“坏人”的标签投入监狱、劳教机构等封闭空间,和其他犯人组成一个群体,则很可能导致犯罪病毒在他们中间“交叉感染”,让他们没有改掉旧的坏毛病,反而沾染上新的坏毛病,进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我国目前弊端多多,备受诟病的收容教养制度更是“轻教育重惩罚”的典型。教养所里面所谓的帮助教育是以程式化帮助、套路说教为主,对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和心理状况知之甚少。这样的教育枯燥生硬,未成年人根本听不进去,甚至会产生更大的抵触心理,收效甚微,其教育功能难以令人满意,乃至于从收容教养所走出来的青少年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的几率居高不下,让人头疼不已。李天一在劳动教养释放几个月后就重新犯案,只是证明之一。
正鉴于此,不管是在欧美还是香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都是秉持重教育、轻惩罚的处理理念。
因此,如果“摊上大事”的李天一能够促进政府和社会好好反思一下中国目前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方式,从青少年的劳动教养制度、预防“问题少年”重新犯罪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则显然要比纠结于李天一“坑爹”,李双江夫妇“被坑”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旅游局)
·家庭教育社会责任缺失致青少年犯罪易发
·广西:预防青少年犯罪家庭学校社区共同行动
·天津宝坻人民检察院五项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
·安徽全椒:青少年犯罪观摩庭“开”进校园
·完善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
·青少年犯罪统计分析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