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新疆

新疆务工牧民细听双语普法课

2013-02-22 08:37: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初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还被摄氏零下10多度的严寒包裹着。

  2月21日上午10时,该州温泉县加肯布拉克国营牧场的大部分居民还没起床,街道冷冷清清。

  然而牧场文化中心却早已挤满了人,全场87名即将离家外出的务工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听当地边防派出所民警讲解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法上有规定,大家找工作前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把工资和各方面待遇先谈好,这样以后就算发生纠纷也好解决。”讲课的是边防派出所民警吴腾,一旁的哈萨克族民警巴扎尔别克则用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进行同步翻译。

  博州位于新疆西北边陲,边境辖区有23.5万农牧民,每年有5万多人外出务工,这些外出务工的农牧民大多都欠缺法律知识,不会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每年都会发生务工人员工资被拖欠、遭遇务工陷阱或者因为用过激手段讨薪被当地公安机关处理的情况。

  为了帮助辖区农牧民提高法律意识,让他们今年外出务工期间用法“护身”合法维权,避开劳务陷阱,春节刚过,驻扎在这里的博州公安边防支队就开展了“送劳动法进辖区、服务务工农牧民”专项行动,组织民警走进辖区开展普法教育,向准备外出务工的农牧民讲授劳动法知识和常见的务工陷阱。

  这一举措受到大家的欢迎和支持,听课的人挤满了课堂,并和民警展开了热烈互动。

  “有些人坏得很,开始说得很好,等我们干完活就变脸了,工资拖着不给。”说话的是牧民伊玛目·努尔买买提,他从2011年开始外出打工,已经碰到过两次拖欠工资的事情。

  “务工期间,如果对方拖欠工资或者不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大伙要及时向当地司法或者劳动仲裁部门反映,千万不能学别人走勒索或上访的路子。”吴腾解释道。

  “我去年到兰州打工,一家中介公司说能帮忙介绍工作,每月3000多元,我交了500元押金,结果等了一个月都没找上工作。”

  “我也是,交了600块,等俩月后人都找不到了。”  “这是典型的中介诈骗,专门针对找工作心切的人。”一旁的另一名民警高超接过话茬,随后拿出准备好的漫画卡片,向大家介绍了“引诱式”、“培训式”等12种常见的务工陷阱。

  “我们开展‘送劳动法进辖区、服务务工农牧民’专项行动,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帮助农牧民兄弟擦亮眼睛,少上当受骗。”博州公安边防支队政治处主任李俊说。据他介绍,截至21日,在整个博州边境辖区,准备外出务工的农牧民中已经有超过两万人接受了普法教育。

  “听了你们的讲解才明白是咋回事情,要不然俺们哪知道这么多。”村民于金洋说,“今年再出去打工,就知道遇上不给钱该咋办,也知道啥是真的啥是骗人的了!”

  因为听众的提问,原本计划一个小时的课两个小时还没结束。听课的农牧民还在不停地提出自己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民警也逐一耐心地进行着解释,前来听课的人已经增加到120多人。外面街道依然冷清,只有文化站内的暖意越来越浓。(记者 潘从武)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新疆涉嫌环境犯罪违法者将移送至司法机关
·新疆:庄仕华 岗位上过春节
·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节日查火患663起
·新疆乌鲁木齐缴获冰毒1000克
·新疆博州边防为牧民送蔬菜
·新疆一交警春节加班因公殉职

·新疆一交警春节加班因公殉职
·新疆:贴近百姓的家庭警务室
·新疆乌鲁木齐市特警在严寒中训练 磨练意志
·新疆哈密边防夜间救助17名群众脱险
·新疆:节后迅速“收心” 聚力落实“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