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从官方到坊间,一股节俭新风劲吹江淮大地:迎来送往公款消费的少了,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的多了;走亲访友大吃大喝的少了,节俭团聚文明过节的多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修身、齐家、治国的传家之宝。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百姓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勤俭节约的观念淡漠了,一些地方和个人不同程度存在着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大操大办的随意浪费等不良现象。
节俭不仅是持家立业的根本,也是安邦定国的保证。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一个数目乘以13亿,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正是为了推动节俭成为我国的制度常态和公民的行为习惯。
其实,倡导节俭不单单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应体现为一种高尚品格,一种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崇尚节俭不在一时,贵在养成,必须把节俭的美德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灵魂,从点点滴滴做起,力戒大手大脚;节俭也不能是一阵风,贵在持久,必须党员干部带头,从根治公款浪费做起,把省下来的钱花在更需要的地方、花在解决群众困难上。只有当勤俭节约成为了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时尚、一种精神、一种常态。(吴江海)
·河北:休闲消费受追捧餐饮节俭成风尚
·蛇年春节三大"关键词"扫描:节俭、环保、微过年
·领导人节俭出行中的民生温度
·宁夏局处长会议简短节俭
·节俭过春节 从约束公权开始
·“节俭自强”可从官车示范
·“节俭自强”可从官车示范
·人民日报评论员:厉行节俭 人人有责
·光明日报:节俭过节,年味更浓
·广电总局:各电视台要节俭办春晚 不要拼明星
·如何建设一个富裕的节俭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