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 辖区执行信访全方位覆盖
执行事务中心除了处理与本院相关的执行信访案件,还统一管理辖区法院的执行信访案件,并负责分检送办、情况反馈及督查督办等后续工作。这一“扁平化”管理的工作模式,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辖区范围内消极执行、懈怠执行、不当执行、违规执行等问题,监督辖区法院依法规范执行。
“谢谢你们,我和被执行人已达成分期付款的和解协议了,之前还很凶地骂你们,我向各位法官道歉。”申请执行人老吴此前曾多次来访,对一中院辖区某区法院执行工作表示不满,并辱骂接待法官。后经中心督办,该区法院重新查找财产线索,发现被执行人近期继承了其父的遗产,使案件取得了重大进展。故老吴再次来到中心,说出了这番发自内心的话。
与老吴相似,小何曾经也因对辖区一法院执行不满而多次来访,且情绪十分激动。原来,法院判决她和丈夫离婚,并将女儿的抚养权判归她所有,但由于前夫的阻挠,她一直未能与女儿相聚。了解情况后,一中院执行事务中心的法官一方面要求慎重采取相关措施,避免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另一方面积极协助基层法院多方调查,终于找到了小何女儿的“藏身之处”,并做通了小何前夫的思想工作,使小何与女儿得以团聚。这一回,小何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一年多来,一中院执行事务中心受理的信访件中,有93%涉及辖区基层法院;化解的信访矛盾中,有80%系辖区法院遇到的难题。
与此同时,一中院还建立了“辖区法院信访案件督导与巡回研判”机制,通过收集、整理辖区法院疑难、复杂或者矛盾较深的执行案件,定期至各法院进行研判。一年多来,共召开辖区法院信访案件督导与巡回研判会议近20次,研判案件近200件。在解决执行个案的同时,帮助提高辖区基层法院办理大要案的能力,充分履行中级法院的监督职能。
成绩代表过去,谈到执行事务中心今年的工作,奚强华大致介绍了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事务中心功能设置,提高中心人员的业务素质、接访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切实使中心成为执行当事人与法院沟通的平台,并设想在适当的时候,开通网上接访工作。二是继续完善执行信访交督办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大中心工作人员对辖区法院涉执上访的化解参与力度。三是作为中级法院,继续对辖区基层法院执行工作做好监督、指导,把接访中发现的执行疑难问题定期总结归类,通过《一中执行事务中心每月动态》予以反馈,并有效发挥辖区法院信访案件督导与巡回研判机制作用,促进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将执行事务中心建设成为发现执行新情况新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和监督辖区执行工作的制高点,以社会、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认知、接受程度作为评价工作的好坏的标准,并以改革精神推进执行工作的科学发展,这已成为上海一中院党组的工作思路。“2013年是我院的‘能力建设年’,也是上海高院在全市范围内不断深化执行事务中心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谋好篇、布好局,不断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孙建国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