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2012年8月的那一次街头救人,他还像往常一样“潜伏”着,默默地做着一件又一件好事。当他的爱心故事被媒体“曝光”,人们才发现,这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好事已经做了“一火车”。
当被问及他做的那些好事,他总是腼腆一笑: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陈春晖,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一名普普通通的法警,一脸憨厚,笑容阳光,当朋友、同事从媒体上看到他的事迹,仔细想想他平时的为人,都会说,对呀,他好像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不需要惊天动地,也不愿意自我宣扬,这位生于1985年的年轻人,一直在不声不响地演绎着他的雷锋情怀。
春晖很忙,见义勇为出手相助从不“打酱油”
“你老公好像撞到人了!”
2012年5月份的一天,已经怀有身孕的顾小珉正在仪征市交警大队上班,一名刚刚执勤回来的同事告诉她说,刚才在一个路口,看到陈春晖扶起了一位倒地的中年妇女,“可能是撞了人了”。
听到这消息,顾小珉心急如焚,马上拿起手机给陈春晖打电话,心里暗暗责怪:马上就要当爸爸的人了,开车怎么还这么不小心呢?平时不是这样的啊!
打通电话,陈春晖的一番解释让她如释重负:原来,那名妇女是自己骑电动自行车时不慎摔倒的,她倒在地上痛苦呻吟,一时无法站立,围观的一群人没一个愿意上前帮忙。当时陈春晖正好开车路过,他想也没想,马上停下车,上前将妇女扶至路边,并仔细询问她受伤的情况。幸好她只是擦破点皮,身上除几处淤青外并无大碍,叮嘱她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后,陈春晖这才放心地离开。
“之前,我只知道他这一次救人。”顾小珉对记者说。同样,对陈春晖救人的经历,单位里大部分的同事也毫不知情,直到2012年8月,陈春晖又一次在街头救人,被救者后来找到法院表示感谢,陈春晖的这些自己认为“不值一提”的好事才被同事们知晓。
2012年8月20日下午,陈春晖驾车送单位会计去财政局办事,办完事刚出财政局大门,就发现一辆黑色轿车慌张地从辅道逃窜,后面不远处,有两名行人倒在马路上。
“肯定是肇事逃逸。”陈春晖心里第一时间这么反应,看到路口有摄像头,加上追车会引发更多事故,他打消了追上去的念头,默默记下了肇事车辆的号牌后,他赶紧把车开到事故现场,发现一辆电动自行车被撞毁,一名年轻人和一名老人躺在地上。他扶起伤者,经询问得知二人仅仅是腿部受了轻伤,他紧绷的心这才放松下来。接着他掏出手机报了警,在等待交警的过程中,他不断安抚伤者,告诉他们事发地附近有摄像头,应该记录了事故发生的经过,肇事者跑不了,让伤者放心。直到交警赶到后,陈春晖才默默地离开现场。
事后,根据陈春晖提供的车牌号码和摄像头记录,交警很快找到了肇事逃逸的车辆。被救者当时并不知道救人的是陈春晖,只记得他开的是法院的警车,事后他们辗转打听到他的身份后,特意来到法院表示感谢,陈春晖数次救人的事才彻底“曝光”。法院从交警大队得到证实,这已经是陈春晖两年中第四次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救人了:之前,在一个雨夜,他救助过一名带着孩子醉酒骑电动车而摔倒的妇女;还有一个冬天,他控制住了一名撞到爷孙俩后企图逃跑的面包车司机。
“当听说有位法警在交通事故中救人了,我的第一感觉肯定是他!”仪征市交巡警大队事故科科长刘长智没少和陈春晖打交道,“现在年轻人能这么做的不多了,非常难得!”
“春晖,杜甫很忙,你也很忙呢!”同事们都这样善意地“调侃”他,语气里其实充满了敬佩。不是每一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敢于出手相助的,因为救人反被讹的新闻屡见不鲜,很多人有顾虑情有可原,但陈春晖不这么想,每一次遇到“险情”,他的第一反应是“救人要紧”。
“见义勇为这件事,他从不‘打酱油’。”仪征法院院长张澎这么评价陈春晖。
因为工作的关系,陈春晖经常开车外出,路上会遇到各种情况,只要力所能及的,他都不会袖手旁观。201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大雪纷飞,陈春晖执行完公务,驾车从扬州回仪征,已是夜晚十点多了,高速公路已经封闭,雪越下越大,道路开始变得十分湿滑,陈春晖看到自己后面还有许多车辆,一不小心极易发生追尾事故。这时候,陈春晖停下车,打开双跳和警灯,下车跑到后面告诉大家不要着急,跟着他的警车保持安全车距,慢慢往前开。那一晚,陈春晖开着警车带着20多辆大大小小的汽车,穿过大雪和黑夜,最终全部安全到达了仪征,大家对他细心无私的举动都感动不已。
不过,陈春晖的善意有时候也会遭到误解,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他发现一辆前车的油箱盖忘了关,十分危险,他马上追上去示意驾驶员停车。“你有病呀!”这个车上的驾驶员莫名其妙,停车后下来不明就里地骂他,陈春晖指了指他车的油箱,这位粗心的驾驶员才恍然大悟,红着脸向陈春晖道歉:“对不起对不起,错怪你了,太感谢你了!”
“我是特种兵”,汶川大地震救援中曾大显身手
“我是特种兵。”
凡是第一次知道陈春晖这段经历的人,都会用怀疑和惊讶的目光再瞄他几眼,身材不高,也不魁梧,貌不惊人,好像只有稍显黝黑的肤色还有点符合特种兵的特征。特种兵?是的,陈春晖确实曾经是一名身手不凡的特种兵。
2003年,陈春晖应征入伍,来到了某空军部队,成了一名伞兵。这个部队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有着光荣的历史。
刚入伍的时候,大家都“嘲笑”他是不能吃苦的“江苏兵”,陈春晖表面上哈哈一笑,背地里却暗自下决心:不能让他们看不起。为了练好跳伞动作,他利用休息时间,在乒乓球台搭成的“模拟平台”上反复跳跃,一个晚上要跳500多次。半年后,“优秀伞兵”的名单上,有了“江苏兵”的名字。
“我们‘江苏兵’也能吃苦,我要为‘江苏兵’正名!”陈春晖暗暗立下的誓言换来了优秀的训练成绩,也让战友们对他刮目相看:刚开始,5公里武装越野,陈春晖在全连只跑了个70多名,为了提高成绩,他盯住排在自己前面的每一个目标苦练,两个月后,他跃升至第二名!
2004年,经过一系列科目的艰苦考核,陈春晖被特种兵大队选中,成了一名人人羡慕的特种兵,这可是几百里挑一的荣誉,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
“我可是从‘地狱中的地狱’里出来的。”说起在特种兵大队的日子,陈春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在我们军,大家戏称教导师是天堂,作战师是人间,空降师是地狱,而我们特种兵大队,则是地狱中的地狱。”
地狱里的地狱,经历的当然是魔鬼般的训练。2007年,为了迎接全军特种大队一级达标考核,陈春晖和战友一起接受了连续9个月的残酷训练,每天从早上5点半开始训练到晚上9点半。在攀登训练中,他的双手几乎被磨烂,吃饭时连筷子都抓不起来。考核结束,陈春晖的成绩异常优秀,并荣立三等功。
然而,让陈春晖最难忘的,还是他参加汶川大地震救援的那些日日夜夜。2008年5月14日,汶川大地震后仅两天,陈春晖所在的部队就接到命令,立刻赶往灾区执行救援任务——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灾区上空空投救援物质。当时的陆路救援尚未打通,空投物资成了灾区群众渡过危机的唯一希望。
在灾区上空俯瞰灾情的惨烈,陈春晖的心灵经历了一次强烈的冲击,也让他懂得了生命的宝贵。10天之后,陆路打通,空投任务结束,他和战友们又驻扎在成都机场参与救援物资的转运任务,一连干了三个月,“当时,看见全国各地捐赠的爱心物资源源不断而来,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一批又一批地赶赴灾区,我深深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的那种关爱,更增强了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辈子好事的决心。”
2008年底,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陈春晖选择了退役。2009年8月,他通过事业编制考试,进入仪征法院行政装备科工作。两年后,为了发挥他的特长,仪征法院决定将他转为聘任制法警。
脱下军装两年多后,陈春晖又穿上了警服。虽然他是一名“身经百战”的特种兵,但到了法警大队,陈春晖一直用一名“新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平时刻苦训练,有空就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各种业务技能,在法警这个新岗位上,他希望自己依然是一名出色的“特种兵”。
陈春晖刚到警队不久,就迎来了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岗位大练兵活动,仪征法院要代表全省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的考核。为了练好1000米长跑这个项目,陈春晖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去仪征体育场加训,由于体育场里人多拥挤,一次,为了避让两名女士,陈春晖不慎踏入草坪中里一个隐蔽的坑中,脚不慎扭伤。
“他身体素质很好,其实不用那么拼命。”仪征法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陈宇说,“但春晖说自己离开部队好久了,不加倍苦练一下怕会拖后腿。”
最后参加考核的时候,陈春晖的脚踝肿得像个馒头一样,但他没有退却,强忍着痛参加完所有的考核项目,考核结束的时候,他是被同事抬下考场的。最终仪征法院法警大队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考核活动的全省第一。
陈春晖很欣慰,不是因为成绩,而是自己作为警队的一员,他圆满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是他在部队里练就的风格,他,从不服输。
痛失好友,“义工联”的队伍里化悲痛为奉献
“小靳,你怎么那么傻呀!”
2011年2月的一个晚上,陈春晖打开电脑,看着QQ上好友小靳灰色的头像,想到他永远都不会上线了,无奈、愧疚、难过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不禁悲从中来,在部队里吃过那么多苦都没掉一颗泪的他,此时潸然泪下。
小靳是陈春晖初中时最要好的一个同学。因为感情受到了挫折,小靳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跳河自杀。白天得知消息后,陈春晖马上赶往现场,看到从河里打捞上来的同学浑身湿透,面色惨白,但双拳紧握,似乎很不甘心离开这个世界,见到此情此景,陈春晖心如刀绞。
“他情绪不好的时候,都会和我说,我也一直在劝他,但我没想到他还是会想不开走上绝路。如果我再多关心他几次,如果我能在他最绝望的时候,联系到他,和他谈谈心,也许他的生命就可以挽救了。”想到和平时经常一起谈笑风生的好友天人永隔,陈春晖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还有一丝丝的自责。
小靳自幼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和爷爷奶奶感情非常好,但白发人送黑发人让老两口伤心欲绝。陈春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想做点什么宽慰一下两位老人,于是组织了一些同学一起去看望他们,那天,他对老两口说:“爷爷,奶奶,以后你们就把我当作你们的孙子吧!”
老两口失孙后的痛苦,让陈春晖对老年人的孤独和无助有了切肤的感受和理解。所以,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他得知仪征有个叫做“义工联合会”的志愿者组织,经常组织一些对包括孤寡老人在内的困难群体进行关爱帮助的活动时,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于是,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到福利院看望孤儿,帮助残疾人做一些事,和留守儿童一起过六一节……“义工联”的活动中,经常都有陈春晖的身影。
对于陈春晖的这些“业余”活动,大多数的同事都不知情,他们只知道,陈春晖是个踏实能干的好小伙。虽然人已经到了法警队,但行装科的那摊活,陈春晖仍然兼着。办公用品的管理发放、会务接待、食堂供应,诸多零碎之事,陈春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基层法庭的同事来院里一次不容易,为了方便他们领取办公耗材,陈春晖特地抽出两天时间专门为他们加班。有时候一些加班的同事来领取物品晚了,他也会编个小借口:没事,我正好也在加班呢!以此来化解同事的歉意。
食堂的师傅回忆说:“去年夏天,他看我们忙不过来,就钻进食堂,帮助摘菜洗菜,在蒸笼一般的厨房里‘打杂’,汗如雨下,我们都劝他回去,他说,没事,我正想减肥呢。”
“他是领一份工资,干两份活,不仅没有丝毫的怨言,反而乐此不疲,大家都在看在眼里,所以每次民主测评的时候,他在我们部门都是第一。”仪征法院行装科副科长谢剑对这位下属很了解,知道他生性耿直,有求必应,“有时候我会尽量减少点他的压力,不让他太累。”
“春晖做好事,一点不稀奇。”陶家祥是仪征法院的副院长,他早就发现这个小伙子有一副“热心肠”,“有一次一起出差去北京,在车站看见行李多的人,他都会上前帮一把,和同事一起去黄山旅游,几个人的包都被他‘抢’去背了。”
在陈春晖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照片,是他和两个藏族孩子的合影。有一年,他随父亲去西藏旅游,“当时我听说那里很穷,孩子的学习用品也很缺,出发之前我就特意到商店里买了一些文具,好到西藏后送给那里的孩子。”到了西藏后,藏族孩子纯净的眼神和那里纯净的天空一样,给陈春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孩子们收到礼物后开心的样子,陈春晖十分欣慰,搂着他们一起合了张影。
陈春晖的孝顺也是出了名的。其实,2008年退伍的时候,他有很多更好的发展机会,部队已确定要提拔他,某特警中队也希望他去供职,广州一个私企老板愿意高薪聘请他当保镖,但他都没有接受,而是毅然决然地回了家。
原来,2005年,陈春晖的母亲住院动手术,当时他正在鄂北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没有办法请假回家照顾母亲,因此,他内心对母亲一直怀着一份愧疚。2008年,当母亲需要再一次动手术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这次再也不能“缺席”了。回来的时候,在机场他对接他的母亲说:妈妈,你教导我在部队要学会吃苦,我现在什么苦都吃了,任务也完成了,该让我回来照顾你了。看到儿子如此孝顺,妈妈流下了感动和幸福的泪水。
和陈春晖一家同住的还有80多岁的奶奶,平时陈春晖对她也非常关心,经常陪她散步、聊天。2010年底,奶奶在浴室摔了一跤后行动不便,他主动搬进了奶奶的房间,和老人住在一起,晚上帮她端茶送水,扶她上厕所,细心照料,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直到奶奶康复。
陈春晖的父亲是位跑长途客运的司机,有时候陈春晖会帮着父亲卖卖票,“车上经常捡到乘客遗失的物品,父亲总是第一时间和失主取得联系,想办法还给他们。”而陈春晖的母亲,曾经长期帮助一位扫大街的老大爷,姐妹们遇到了难题,都会找到她,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周大姐”。
陈春晖的成长,无疑有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子,而他们,也为儿子做的一件件好事感到骄傲。
雨中痴情,“傻小子”收获了美丽的爱情故事
“你别搞错了,我可是事业编制。”
顾小珉清楚地记得,这是陈春晖第一次和她约会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她印象之所以如此之深,因为一般人只会往自己脸上贴金,而陈春晖,如此实在,“傻”得有点可爱。
顾小珉是仪征交警大队的“警花”,是一名正式的公务员,家境不错,追她的人也不少。老实巴交的陈春晖,是怎么捕获顾小珉的芳心的呢?
原来,有一天,一位认识陈春晖父亲的介绍人对她说起了陈春晖,说这个小伙子不错,你可以去见见。
对于顾小珉能答应和自己见面,陈春晖感到有些意外,也有点“心虚”,他想,可能介绍人对他的情况没介绍清楚,但他得如实告知。
“说实话,当时我是有点失望的,因为介绍人说他是法院的正式干警,后来想想,局外人对我们这些什么编制什么的可能也不太清楚,我也没有太较真。”回忆起第一次约会时的情形,顾小珉不禁莞尔,“后来我想,既然他这么实诚,那就不妨交往一下试试吧!”
随着交往的深入,顾小珉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个略带“傻气”的小伙子,虽然他长得并不帅,学历不如她,经济条件也没她家好,但他肯吃苦,最重要的是,他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关心她,爱护她,对她一心一意。
恋爱的过程中,顾小珉偶尔也会玩些“小把戏”考验陈春晖,有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他说:“我一直没有告诉你,我患有红斑狼疮,这是一种不治之症,活不了几年,我给你5分钟,你好好考虑一下。”
听到这话,陈春晖一下子懵了,他不是因为顾小珉“隐瞒病情”而生气,而是真心地为她难过,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好。
“当时他还真的认真地考虑了5分钟,然后告诉我说,如果我真有这病,他会辞了职,陪我出去旅游,好好地对我,一起陪我度过生命中的最后岁月,让我不带遗憾地走。”看到陈春晖一副认真的模样,顾小珉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才告诉他刚才是骗他的,因为她一个同学患有这种疾病,而她自己则有皮肤过敏,所以才突发心思考验他,没想到陈春晖当真了。
有一次,为了搪塞父母,顾小珉出去相了一次亲,她悄悄地告诉了陈春晖,说相完亲就回单位,让他到时候去接她回家。虽然陈春晖对顾小珉很信任,但她毕竟是相亲去了,陈春晖的心里七上八下,心神不定,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位善良的姑娘,他不想失去她。
那天晚上,下着大雨,陈春晖提前来到了顾小珉单位的门口,手里拿着雨披,却没有穿上,他一边淋着雨,一边唱着龚玲娜的《忐忑》,他想就这样等着顾小珉回来。当顾小珉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在雨里淋了一个多小时,看见陈春晖一直在傻傻地淋着雨等着自己,知道他是有点赌气的意思,顾小珉又好气又好笑,但最终还是被深深地感动了,她不顾泥水溅落在裙摆上,哭着扑到了陈春晖的背上,“今天,你把我背回家!”
最终,陈春晖和顾小珉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结婚的时候,陈春晖房子都没有买,需要和父母、奶奶住在一起,但顾小珉并不在乎,她觉得这个男人可以给她想要的幸福。
为了照顾别人,陈春晖偶尔也会不小心忽略了自己心爱的妻子,“结婚后我们去云南度蜜月,一个旅行团二三十人,就他最热心,总是在队伍的最后面招呼别人,提醒他们别掉队,老是把我一个人‘落’在了前面。”面对新婚妻子的微嗔,陈春晖这才醒悟过来,他照顾别人照顾习惯了,差点把妻子忘了,他连忙上前,牵住了顾小珉的手。
现在,陈春晖已经是一个幸福的父亲,他和顾小珉爱情的结晶——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儿已经降临到这世界上两个多月了,初为人父的陈春晖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尽职尽责之余,他想把更多的爱给女儿,给自己这个温暖的家。
看着陈春晖怀抱女儿一脸幸福的模样,记者突然觉得,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陌生人,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过得很快乐,活得很幸福。(记者 罗书臻 娄银生 通讯员 曹 胜)
·大庆让胡路法院强化法警工作为刑事审判护航
·延伸法警工作 提升执法能力
·河北邢台法院法警安检服务记事
·郝建:值班——法警
·内蒙古全区12个盟市地区分院已全部成立法警支队
·徐州中院举行全市法警岗位大练兵考核竞赛
·徐州中院举行全市法警岗位大练兵考核竞赛
·陕西推进法警执法规范化
·广西单列法警队发展到126个
·广西检察机关五年来单列法警队从5个发展到126个
·江西铜鼓法院法警大队强化队伍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