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一股清新和谐之风扑面而来:“和谐文化长廊”名言、警句,通俗易懂;办公楼的大厅和楼道悬挂着名家的书画作品;不同楼层电梯的出口和墙上装饰的法治名言体现出法院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有品位。滚动播出的大屏幕显示屏,宽敞明亮的立案大厅和来访接待大厅,审判大庭备有各种类型的法律文书样式,装有诉讼须知的信息触摸屏永远打开着,随手可取的诉讼指南、热情耐心的法院接访人员、舒适的当事人休息区,使群众一走进法院的大门,就会感受到司法文明的贴心和温暖。
这正是周口中院在传承深厚文化底蕴和吸纳先进司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育院方略,以此推动整体工作大发展的真实写照。
夯实文化育院之基
早在2007年初,周口中院党组便提出了“素质建院、质量立院、创新兴院、文化育院、科技强院”的方略,尤其把文化育院摆在重要位置,成立了以院长张明山为组长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院党组始终把文化建设当作一把手工程、系统工程和形象工程来抓,按照“系统推进、逐步实施、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分工落实,出台了许多具体措施。领导小组坚持例会制度,做到年初有部署,经常有活动,持续不断地抓好软件和硬件建设,保持了工作经常性、连续性,形成了党组成员分工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广大干警积极参与的整体合力。
该院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干警食堂、理发室、健身房等,保证干警每人一部电脑,改善干警办公办案和生活条件。坚持生日为干警送蛋糕等制度,关心厚爱干警。还新建了塑胶篮球场、网球场、大众健身广场,进一步为广大干警营造了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
通过几年的努力,周口中院的法院文化建设一年一个样,年年不一样,几年大变样,法院内部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法院形象得到了有力提升。
抓住文化育院之魂
在文化建设中,周口中院始终牢牢抓住精神文化这个核心内容,把抽象的精神文化具体到法院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周口中院坚持“四要五带一树”抓班子,“重教严管厚爱”带队伍,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在全市法院先后开展了“素质教育年”、“作风强化年”、“形象提升年”活动,组织干警到革命圣地参观、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创办以鼓励法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法院大学”,坚持“五个一”学习制度,即每周组织一次学习例会、每月组织一次学习讲评会、每季度组织一次读书演讲会、每半年组织一次学术研讨会、每年组织一次专家讲座和英模报告会。开展“五个一”评比活动,即每年组织一次优秀法官、办案能手、调解能手、计算机应用操作能手、写作秀才评比。通过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教育形式,营造人人都读书,竞相学习、实践、提升的浓厚氛围。
为了激发和调动广大干警的积极性,周口中院成立“一校一团一社三协会”。“一校”,即“法院大学”;“一团”,即法院文化艺术团,由中院和基层法院的文艺骨干组成,法院重大活动及重大节日都能随时安排组织节目;“一社”,即文学社,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文学社组织开展“天平在我心中”诗歌大赛等活动,近期还准备将获奖诗歌编辑成书;“三协会”,即书法协会、体育协会、摄影协会,这三个协会分别组织了廉政书画作品大赛、文化建设笔会、摄影比赛等活动。几年来,该院组织开展和参加省、市的诸多文体比赛活动,获得了多个奖项。2012年,周口中院先后组织举办了全市法院首届天平杯夏季运动会、心理辅导讲座、拓展训练等多种文化活动,自排节目举办2012年“欢乐中原 和谐周口”广场文化活动,组织干警参加全省法院文艺汇演。在全市全民健身月活动暨健步走比赛中,该院荣获全市第一名;在全省法院系统书法美术摄影比赛中,该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筑牢文化育院之本
周口中院着力打造“法”文化品牌。该院办公综合楼外形是天平样式,正面悬挂国徽,法院大门口两边立柱,各镶嵌了一个法徽,在法院大门里的大理石上雕刻着醒目的“公正、高效、廉洁、为民”八字院训,使广大干警感受司法的神圣与威严。为进一步营造崇德尚法的法治文化氛围,该院在办公综合楼和审判楼走廊,分别建立了以包拯、海瑞、狄仁杰等为代表的十大清官长廊;以介绍国内外法学家为主要内容的中外法学家长廊;以审判故事为内容的中外古代法治故事长廊;以陈燕萍、宋鱼水等为代表的模范法官长廊等。
该院在立案大厅右侧,建造了长40米、高1.5米的“和谐文化长廊”,里面有名言、警句、谚语、歌谣,及广为流传的传统故事,并穿插了漫画、图片等,内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同时,该院还以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的调解用语为主要内容,组织编辑了4万余字《调解实用手册》一书。广大法官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司法能力,来访来诉群众感受“和谐文化”,增强和谐意识,促进更多的案件案结事了。
周口中院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确立了“调解优先、能调不判”办案原则,创新建立了“四位一体”便民绿色通道,大力推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积极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该院还创新提出“办理一个案件,挽救一个家庭;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办理一个案件,稳定一个地方;办理一个地方,发展一方经济”的办案理念,并在办公楼十三楼建立起了荣誉长廊,将当事人赠送的400余面锦旗集中悬挂,配上图片,附上案情说明,以此鞭策、激励干警。
文化育院促廉保洁
周口中院坚持教育讲廉、档案管廉、氛围倡廉、比赛兴廉、监督促廉,用春风化雨的廉政文化,提高法官抵御落后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构筑起一道防腐拒变的防线。
教育讲廉。该院注重进行警示教育,敲响“警示钟”。邀请周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正超作廉政建设专题报告,逢会讲廉政,布置工作抓廉政,不断提高广大干警的廉政意识,使广大干警从感情上痛恨腐败、从心理上排斥腐败、从行为上抵御腐败。
氛围倡廉。在该院东侧围墙,建立了长65米、高1.5米的廉政文化长廊,将党风党纪要求、廉政制度规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广大干警愿意看、容易记、印象深。在办公室、会议室、电梯间等场所悬挂布置了近千幅廉政要求和廉政文化作品,在办公综合楼电梯口制作滚动播放廉政教育电子幻灯片,并坚持每周向干警发送一条廉政短信,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廉政文化,时时刻刻警示、提醒、激励干警,引导干警抬头望廉、低头思廉、行走看廉、办案讲廉。
档案管廉。该院探索建立了廉政档案、执法档案、绩效考核档案,把干警廉洁自律情况客观地记录在案,与评先记功、晋职晋级、提拔任用挂起钩来,为每一位干警戴上“紧箍咒”,办理“廉政身份证”。
比赛兴廉。通过举办廉政文化笔会、廉政摄影书画作品展,在法院内部营造崇尚廉政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广大干警在创作中陶冶情操,在品读中受到教育,在鉴赏中获得启发,于潜移默化中丰富和升华自身的素养。
监督促廉。该院主动向当事人发放案件监督卡,将办案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置于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2012年,该院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座谈会105次,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评查案件312件,参与暗访14次。
2010年,该院被河南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监察厅联合命名为“河南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
文化育院结硕果,润物无声育法魂。2010年12月,周口中院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命名为全省法院首批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2011年10月,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记者 冀天福 通讯员 徐 林 周玉国)
·浅淡中国特色法院文化之构建
·让法院文化成为传承司法文明的载体 ——阳信法院“司法文化提升年”活动纪实
·陈惠明:强化法院文化功能 引领社会法治风尚
·建设先进法院文化 提升法官职业形象
·孙怡华:法院文化的破与立
·黑龙江高院搭建“书友”平台传播法院文化
·黑龙江高院搭建“书友”平台传播法院文化
·以法院文化之道铸法官人品之魂
·找准司法公信与法院文化的契合点
·詹蓉:法院文化应是核心价值观的实践